轻松读史之大唐(86):活捉两国国王,坏的留下,好的那个先杀了

轻松读史之大唐(86):活捉两国国王,坏的留下,好的那个先杀了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86)

窦建德的命运,只有一句话:“斩于长安市,年四十九。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对待?人人知道王世充人品低下,还拿着刀和李世民对砍了几年,双手沾满唐军烈士的鲜血。他都能得到宽恕。窦建德是公认的江湖义士,从小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和唐军也没有更多的过节。捉住李神通待之以礼,还把李渊的妹妹给放回来了。怎么连个机会都不给,急匆匆就灭口了呢?

这就是帝王游戏的残酷性。

帝王之争是个单选题,它没有共赢的选项。参加这场游戏的人都明白:这是条不归路,要么抢到那个位置,要么只好任人宰割。想活下去,只有一个办法:消灭一切潜在的对手。

显然,窦建德作为对手的潜力远远高于王世充。这就注定了他的结局。

这样一种局面,按现代博弈理论,算‘囚徒困境’吧:两个人处在无法交流的囚室里,即使合作有利,也不敢进行合作,只能选择互相伤害。

这种困境扩展开来,就成了‘囚徒社会’。它的毛病是一样的:没有平等合作、协商办事的机会。你要么做李渊,别人就该听我的;要么做窦建德,一切听凭对方发落。

人与人之间缺少平等的对话和沟通,必然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怨气和提防。打个比方:美国人总觉得谁要密谋干掉自己、好取而代之;中国人说你他妈就见不得我们好,成天卡脖子。

这样子的社会,在下的老有怨气,在上的又觉得‘总有刁民要害联’。人的精力都花在互相琢磨上,而不是去琢磨事。稳定变成第一位的,而不是共谋发展,社会陷入一个怪圈不能够进步。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一个简单的答案:大家都在琢磨人,没有心思更没有心情,来琢磨世界。

西方文明其实也有类似的问题。罗素说,从古希腊某个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起,‘哪怕是最好的哲学,它们的错误之处,在于和宇宙对比之下不恰当地强调了人。’

所以这是人类的一个通病。但在中国人身上,它发展成了一副异常沉重的枷锁。在所有对我们民族的束缚中,这仍然是第一个要打破的枷锁。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为什么获得巨大的回应?就因为他给出一个砸碎枷锁的承诺。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再次呼唤人的自我觉醒:人不但不能做人的奴隶、也不能做物(商品)的奴隶。在他的理想社会,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社会实现充分的平等合作。这引起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共鸣。而所谓革命,不过是一场共鸣的风暴。

这场风暴,还要再过一千多年才能到来。此时长安城中的李渊,心里能想到的,恐怕只有不久前降而复叛的李密。他没有更多的犹豫,冷酷地下达了对窦建德的判决。

历史中大多数人物,风光一阵子后就不见了踪影。而另外一些人,有着更为持久的影响。

窦建德就是其中之一。

影响的第一个表现,是河北风起云涌的复国运动。

武牢战败,窦建德老婆曹氏和宰相(左仆射)齐善行逃回都城洺州(河北永年)。底下人商量:咱们拥戴夏王养子继承王位,重新拉队伍,和唐军干到底!还有人说:算了,还是干回老本行,就近抢一把到沿海一带去做山大王。

齐善行不同意。他说:“隋末大乱,我等不得已抱团求生。夏王英明勇武,领着我们平定河北,那也是兵强马壮。可是怎么样呢?反掌之间,就做了人家俘虏。此乃天意!现在这个样子,打是打不赢了,逃也是逃不掉的。横竖是个输,何必让百姓再遭罪。我看,不如向唐投诚。底下兄弟们这时候想分点好处,可以理解。咱们把国库里的东西拿出来,分光拉倒。不要叫他们再去祸害百姓。”

于是,把仓库里数十万段丝帛堆到宫门外,人人有份。但同时规定:领完立刻出城,不得逗留。发了三天三夜,才算把部队遣散完毕。然后,齐善行、裴矩等文武官员,在曹皇后带领下,一齐向李渊投降。

不得不说,齐善行算是没白跟窦建德一场,有他的侠义之风。用现在话说: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他后来跟着李世民没站错队,在唐朝混得也不错。

前面李世民俘虏的五万人,当场放了;现在跑回去的,又全体解散。按理说,河北算是顺利平定,怎么回事又有人造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