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刀灣」地區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成效如何?

在過去的幾年裡,隨著我國玉米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玉米庫存一直居高不下,加之非優勢產區(即“鐮刀灣”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玉米產量低而不穩,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調減玉米種植面積。

早在2016年11月,農業部下發了《“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麵積調減5000萬畝以上”的目標。今年4月25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潘文博表示今年將繼續調減“鐮刀彎”等非優勢區籽粒玉米麵積500多萬畝。增加有效供給,大豆、雜糧雜豆等緊缺品種面積擴大。截止目前,各“鐮刀灣”地區調減玉米工作進行順利,成效顯著。

“鐮刀灣”地區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成效如何?

陝西省:計劃三年調減玉米種植80萬畝

在今年3月份的陝西省人民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陝西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陝西省農業現代化推進規劃》要求,到2020年陝西省玉米產量要調減80萬畝,以利於土地休養生息和生態保護。

陝西省農業廳種植業處副處長吳金亮介紹說,近幾年國內的糧食連年豐收,玉米庫存壓力比較大,再加上受國際市場的影響,玉米價格一直處在低位運行狀態,玉米的種植效益上不去。他說,“為了使農民能增收,就要發展特色農業,發展一些產值比較高、效益比較好的產業。首先從農業內部進行結構調整,我們調減了玉米以後,利用騰出的空間發展蔬菜果樹等一些特色產業,這樣來促進農民的增收。”

貴州省盤州市:調減玉米種植面積55.73萬畝

今年以來,貴州盤州市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擴大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種植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種類更加豐富的農產品有效供給。玉米種植面積由2017年的79.43萬畝調減為23.7萬畝,調減玉米種植面積55.73萬畝,佔計劃任務的104.3%。

據瞭解,盤州市玉米調減區域種植替代作物47.18萬畝,其中蔬菜種植面積6.81萬畝、茶葉種植面積0.2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2.96萬畝、水果種植面積3.11萬畝、其它種植面積34.1萬畝;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面積8.55萬畝。

遼寧省大連市:籽粒玉米調減11.9萬畝

截至6月16日,遼寧大連市水稻插秧全部結束,結束時間與常年及預計基本一致。水稻插秧的結束,宣告今年大連市糧食作物播種全部完成。據農業部門統計,今年全市共播種糧食作物379.7萬畝,其中,玉米、水稻、雜糧等穀物290.8萬畝;大豆等各種豆類57.3萬畝;馬鈴薯、甘薯等薯類31.6萬畝。

在今年的大田播種中,以籽粒玉米調減為目標的種植結構調整成效明顯。目前,全市籽粒玉米調減面積達11.9萬畝,為全年計劃10.2萬畝的117%,是省下達任務7.7萬畝的155%。調減玉米後發展設施農業1.5萬畝、露地蔬菜0.9萬畝、大豆3.8萬畝、薯類0.8萬畝、花生2萬畝,水果等其他經濟作物2.9萬畝。籽粒玉米的大幅度調減,為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提高農產品有效供給,增加農業經營收入,優化種植業結構,促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結語

減調非優勢產區玉米種植面積,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新時代下,農業生產中的一種新常態;既是保護生態的需要,也是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調減玉米同時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也是提高農村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佈,資料來源:陝西新聞網、六盤水日報、大連日報,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