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多彩非遗 筷乐成长--小木匠DIY创意木筷子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表示着“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七寸六分长,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因此,吃饭时也时时提醒人们要节制不当欲望。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筷子习俗,表达的是中国人悠久的历史,传达的是中国人礼仪的文明。为进一步提高孩子们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弘扬和宣传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认识筷子文化,6月29日晚上,由彭埠街道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王家井社区女性社会组织骆骆公益小课堂共同举办的“多彩非遗 筷乐成长”小木匠DIY创意木筷子活动,感受传统筷子文化的魅力。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今晚,小木匠们get到的知识可真不少,骆骆老师从筷子的历史文化、筷子的传说、筷子的讲究以及筷子的使用方法到如何制作打磨筷子,小木匠们听得相当认真。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亲子劳作时间正式开始,亲子们齐上阵,活动场内一派火热场景,个个忙得满头大汗......筷子兄弟们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呢?经历了初磨、二磨、抛光、穿孔,一双相亲相爱的筷子终于摆在眼前!最后用红丝带给自己的筷子打上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手巧才能心灵,让大脑跟随着手指去探索世界。骆骆老师说:“孩子们完成作品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能有成就感,也希望看到自己的进步,这些进步能让孩子继续坚持做下去。匠人匠心~,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作品,还有专注、耐心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匠人品质。”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是安静、安定的。骆骆公益小课堂此次小木匠筷子DIY活动召唤匠人精神归来,使我们的孩子在制作过程中,从技艺到心理都能体验到那份“匠心”,更好的帮助家长们引导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创造力。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口金包DIY--“布”一样的非遗民艺学习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为丰富社区妇女们业余文化生活,让大家学习更多的手工制作技能,丰富社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6月30日下午,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伊+梦享汇、王家井社区妇联开展“布一样的非遗民艺学习,口金包DIY制作”活动。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活动中,伊+梦享汇的吴老师介绍了口金包的历史发展,细致地讲解了口金包的特点、用途、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聆听了老师的精彩讲解,观赏了素雅、休闲、古典的口金包后,大家个个创作热情高涨,跃跃欲试。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手作的每个人都认真细致地制作,制作步骤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先要把外布与表布缝合,接着缝里布,再把表布与里布缝合,最后安装搭扣。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在制作过程中,有的阿姨眼睛看不太清楚,邻坐的阿姨就来帮忙穿针引线,有些阿姨在一起讨论制作方法,大家相互合作,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一个个精致的口金包成品展现在大家眼前,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阿姨们个个开心的乐开了花,都忍不住拿出来秀一把,整个活动室洋溢着友好互助、其乐融融的氛围。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此次手工口金包制作活动,意在发掘社区妇女们的兴趣,丰富社区妇女们的闲暇生活。通过这种活动形式的交流,增强了大家的动手能力,也让她们相互结识了很多的朋友。

「儿童之家」王家井小课堂,开课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