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两位庄公:一样的谥号,不一样的结局,评价更是截然不同

在古代的大多数时候,君主往往都会有一个谥号,谥号是后人和大臣对逝去君主一生的评价,有点盖棺定论的意思。周朝对谥号很重视,将之纳入定制,甚至还出现有专门用来议定谥号的《谥法表》,除了里面的谥号,后来几千年也就多了“高”和“大”这两个谥号。

齐国的两位庄公:一样的谥号,不一样的结局,评价更是截然不同

谥号分美谥、平谥和恶谥三种,依据君主生前事迹而定,因为各个君主事迹不同,再加上一般来说子孙也不愿意和祖先的谥号重复,所以一个国家君主的谥号一般不会重复,但也有例外,比如姜齐。

姜齐公室姓姜,吕氏,在西周初年立国,传至春秋战国之交的齐康公时期,被国内大夫田和夺国,周天子任命田和成为新的齐国国君,姜齐被取而代之。在姜齐七八百年的国祚中,很少见地出现了两位庄公,他们相差了两百余年,于是分别称为齐前庄公和齐后庄公。

根据《谥法表》,谥号“庄”的释义是“兵甲亟作曰庄。睿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庄公到底符不符合它的标准。

齐国的两位庄公:一样的谥号,不一样的结局,评价更是截然不同

齐前庄公名购,齐国第十二代国君,为齐成公之子。齐前庄公的知名度很小,甚至齐后庄公的事迹都会被套在他的身上,但其实他在齐国历史上处于承前启后、开启辉煌的时期,算得上是齐国霸业的奠基者,是齐国的一位中兴之主。

齐前庄公在位时间很长,整整64年,是春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即便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君主之中,他也是排在最前面那一列的。而且齐前庄公这六十余年不是白干的,他接手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留下的是一个拥有霸主潜力的国家。

在齐前庄公之前,齐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公室之乱,元气大伤。直到齐前庄公祖父齐文公时期,齐国才开始向稳定过渡,但齐文公和其子齐成公加起来也才二十年,齐前庄公继位之初,国内仍然非常不稳,还经历两次迁都,先是从临淄迁往薄姑,随后又迁回临淄,如此大事都能频繁进行,可见齐国已经很是虚弱。

终于,齐国还是在齐前庄公的努力下稳定住了,他带领齐国走上休养生息的道路。齐前庄公采用姜太公“因俗、简礼”、“尊贤、尚功”、“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略,使齐国经济迅速发展繁荣。

齐国的两位庄公:一样的谥号,不一样的结局,评价更是截然不同

经过数十年的修养生息,齐国国力不断增长,终于又重回大国之列。

齐前庄公二十四年(前771年),犬戎杀周幽王,西周灭亡,纷纷扰扰的春秋乱局开始浮出水面。当时周朝的大臣史伯对此已经有所预感,他留下了一句话:"夫国大而有德者近兴,秦仲、齐侯(指齐前庄公),姜、嬴之隽也,且大,其将兴乎?"

史伯的预感是正确的,齐前庄公去世之后,其子齐僖公即位,沿用其政策,得以获得小霸之名(也有称庄僖小霸)。而其孙齐襄公灭纪国报九世之仇,另一个孙子齐桓公更是九合诸侯,称霸天下,这一切,都是因为齐前庄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转眼来到了齐后庄公的年代,这位国君跟祖先比起来,要出名得多,可惜流传的不是什么好名声。

齐国的两位庄公:一样的谥号,不一样的结局,评价更是截然不同

齐后庄公名光,是齐灵公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国君,他的人生很传奇!

齐后庄公的父亲齐灵公娶鲁国的颜懿姬为妻,但颜懿姬没有生下子嗣,与她同嫁的侄女鬲声姬则生下了公子光,也就是后来的齐后庄公。

齐后庄公作为齐灵公当时唯一的儿子,自然是被立为了太子,可是后来齐灵公宠爱的仲姬生了一个儿子公子牙。仲姬后来失宠,就很识趣地把儿子托付给受宠无子的戎姬抚养。

戎姬请齐灵公立公子牙为太子,齐灵公一口答应。仲姬认为无端废立不详,却表示反对,但齐灵公很拽地说:“废立全在我。”然后他废掉公子光,派其出守即墨,改立公子牙为太子。

然而当齐灵公病危时,大臣崔杼趁机迎立公子光,一并诛杀戎姬和公子牙,而病重的齐灵公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去世也不知自己的爱妾、爱子都走在了他的前头。

终于,齐灵公病逝,齐后庄公登位,崔杼自恃拥立之功,肆无忌惮地扩大自己的权势。虽然权臣当道,但是名臣晏婴的权力也不小,在他的掌舵下,齐国这艘大船还算平稳。

齐国的两位庄公:一样的谥号,不一样的结局,评价更是截然不同

齐国平稳向前的几年间,齐后庄公先后跟鲁、晋、宋、卫、郑等国国君在澶渊结盟,还以栾盈为内因,攻取了晋国的朝歌,报了晋国趁齐国新丧来攻之仇。但之后齐国乘晋国内乱,接连数次背信弃义的攻打相对强大的晋国,这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晏婴在屡谏无果后隐居东海渔村。

晏婴一走,就留下了大把的权力空白,崔杼当仁不让地打算填补这些空白,他不断安排自己的亲信,一步一步想要掌控齐国的朝政。在崔杼夺权的过程中,齐后庄公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制措施,那他在干什么呢?

其实齐后庄公也很“忙”的,他采取的是迂回策略,打算在崔杼后院烧几把火,可惜烧着烧着就把自己给烧了。

事情还要从一个不怎么长寿的人说起,那就是齐国的棠公,棠公有一个非常美貌的妻子,叫东郭姜,而她的哥哥东郭偃就是崔杼的家臣。棠公去世的早,他去世的时候,崔杼前去吊唁,结果一眼就看上了东郭姜,回府后,心痒难耐的崔杼几番打听,最后通过东郭偃娶了东郭姜。

齐国的两位庄公:一样的谥号,不一样的结局,评价更是截然不同

结果不知怎么得,齐后庄公有一天见到了东郭姜,从此魂牵梦萦,思念不已。当时崔杼忙着夺权,整天不着家,给了齐后庄公可乘之机,于是这位趁崔杼不在就往他家跑的国君,没多久就跟东郭姜勾搭上了。

这事悄悄的也就算了,可是有一次,齐庄公尽兴之后,还把崔杼的一顶帽子给带走了,至于是不是绿的那就不清楚了。

带走就带走吧,反正崔杼不缺帽子,少一顶也不一定会发现,但齐后庄公想要让世人知道他和东郭姜是“真爱”,硬是要把崔杼的帽子拿来赏赐给别人。侍者劝他说不行,他还不听。”

果然,手握大权的崔杼很快知道了此事,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权有了,老婆没了!

是可忍熟不可忍,叔叔可以忍婶婶不可忍!气急败坏的崔杼当即准备报复。虽然大权在握,但这家伙还不敢直接弑君,他最开始的计划是联合对齐国不满的晋国,自己杀死齐后庄公来讨好晋国,但却没有得到机会。

齐国的两位庄公:一样的谥号,不一样的结局,评价更是截然不同

后来,崔杼实在等不下去,决定自己动手。这一天,崔杼假装称病,没有去上班。齐后庄公也真是色胆包天,他借口探病,实际直接去找了东郭姜,谁知东郭姜已经跟崔杼谈妥了,她悄悄进了内室,和崔杼一起,闭门不出。

齐后庄公还丝毫未觉,心情很不错地拍着柱子唱歌,可以说是——找死!

国君正嗨着,崔杼的人却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他的同伙宦官贾举将齐后庄公的随从都拦在崔杼府外,并关闭了院门。做好这一切后,崔杼的家兵一涌而出,以围捕淫乱之人的名义,不顾齐后庄公的求饶,将他杀死。

人生最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情人还在,我没了。

齐国的两位庄公:一样的谥号,不一样的结局,评价更是截然不同

齐后庄公死了,但在他死候,还有一件比他都重要的事,那是一门四兄弟对于职业的操守,虽死无憾。

崔杼立齐后庄公异母弟齐景公,自封宰相,权倾朝野。但齐国的史官太史公对崔杼弑君之事如实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知道后大怒,杀了太史公,让太史公的弟弟太史仲写,太史仲如实记载,杀;让太史叔写,依然如实记载,还杀。

崔杼对太史公最后一个弟弟太史季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难道你不怕死吗?还是把齐庄公写成暴病而死吧。”太史季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的事大家都知道,我不写,别人也会写,反而留下千古笑柄。”

最终崔杼无可奈何,只能放了太史季,结果太史季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抱着竹简跑来的南史氏,南史氏说:“还以为你被杀了,我是来接着记载的。”

这件事,后来出现在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在齐太史简。”

此为史家之风骨,华夏之人格!

齐国的两位庄公:一样的谥号,不一样的结局,评价更是截然不同

纵观两个齐庄公,齐前庄公名副其实,齐后庄公,帽子都比他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