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解讀之柳永《雨霖鈴》(原創)


宋詞解讀之柳永《雨霖鈴》(原創)​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讀完這首詞,首先看其中的一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很明顯,這是一首送別詞,和誰送別呢?和老婆?不是!和老婆分別能分別出這樣的情調來嗎?顯然是和情人送別。柳永在他的《樂章集》中提到的情人就有:秀香、英英、瑤卿、新娘、蟲娘、佳娘、酥娘等!這首詞具體寫給誰的呢?柳永和蟲孃的感情最深,親切的稱之為“蟲蟲”,這很可能是寫給她的。

以現在的道德標準看,柳永這是搞“婚外情”,這種感情再真摯,也不會得到祝福,但以北宋的文化背景來看,這並不過分。北宋時期歌妓文化盛行,歌妓有等級之分,大體分為官妓,家妓,私妓三種。 官妓,主要供官府娛樂時譴用,按例宋代官吏每到一地,官中歌妓便要奉命侍宴,若其人為名士擅作詞則更受歡迎。 家妓,是官僚士大夫家養的歌妓,她們周旋於主人的家宴中,唱詞侑觴助飲,有的兼作侍奉主人的臥妾,婢女。數量最多的也就私妓,她們的生活方式更為自由一些,活躍於市井酒樓等煙花之地,有的只賣藝不賣身,有的只賣身不賣藝,大多數是賣藝也賣身,放蕩不羈的柳永和她們就成了親密的夥伴,在當時奢靡的文化背景下,柳永不過是“順應潮流”而已。柳永也是想追求功名的,但是他屢試不中,就寫了一首《鶴沖天》來發牢騷,有一句是“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以柳永之才,中科舉不是難事,就是因為這首《鶴沖天》得罪了當時的皇帝宋仁宗,專門在柳永的考卷上加了一句“要何浮名?且去淺斟低唱”;柳永的科舉之路就無比艱難了,所以他自稱“白衣卿相”,並且“奉旨填詞”,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詞人。由於沒有功名,生活難免困頓,誰來養活他呢?當然就是這些歌妓,歌妓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觀眾,往往主動向詞人乞詞,希望不斷獲得詞人的新詞作,使自己成為新作的演唱者,來提升名氣,柳永作為當時名氣最大的詞人,當然會受到歌妓們的親睞。

柳永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和同是生活在社會底層歌妓們,可以說是同甘共苦的,產生的愛情可以說是真摯的,在柳永筆下也是純情、唯美的。開頭一句“寒蟬悽切。”就給本詞奠定了感情基調,就是悽切、悲涼,有個成語叫噤若寒蟬,這斷斷續續的叫聲其實就是在哭啼、嗚咽。剛剛下過了一場急雨,使得離別的氣氛更加凝重,走到了話別的長亭,天色已晚,真正到了不得不分別的時候,這個時候再配上寒蟬的嗚咽,能不讓人潸然淚下嗎?怎麼辦?柳永是出名的酒徒,借酒消愁啊!搭起帳篷飲酒!此時的飲酒當然是借酒消愁愁更愁了,酒後吐戀情,更是不依不捨,但一葉蘭舟馬上就要出發了,一遍一遍的催促柳永,不能再等了!這個時候,雙方終於忍不住了,哭了出來,相互拉著手難分難捨!這次遠走要到遙遠的楚地,真的是千里迢迢,一片煙波。從“都門”到楚地有多遠呢?也就是從東京汴梁到蘇州,不下千里啊!在交通落後的古代,相隔千里很可能就是生與死的距離,很可能今生再無相見機會。讀到這裡,我們很可能會感嘆,人生會有多少無奈啊!


宋詞解讀之柳永《雨霖鈴》(原創)​接下來就是柳永對愛情的感慨了。柳永是個多情公子,多情的人是容易受傷的,在離別的時候,更能表現出多情的苦,更何況是在這冷冷的清秋。今宵酒後作別,酒醒的時候應該在哪裡呢?這便有了柳永的千古名句“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句話的意境非常高,自己想象著:酒醒的時候,應該是天已經矇矇亮了,自己坐在船裡,看著岸邊的楊柳,吹著涼風,仰頭看見一輪殘月,已經遠離了戀人的陪伴,更是顯得孤單、淒冷,只能對月相思,讓楊柳、曉風見證自己的悽苦悲涼。接下來,柳永對自己的這次遠去,既有對愛情的擔心,還有對前途的迷茫,這一去不知何時能回?能和你在一起,天天歡愉快樂,和你離別,即使有良辰好景,自己也沒有興趣欣賞,只不過是徒增思念之苦。正所謂,你在身邊你是一切,你不再身邊一切是你!懷念你的千種風情,懷念你的阿挪多姿,這種思念能與誰訴說啊?詞以此作結,既意猶未盡,又回味悠長,纏綿未盡、惆悵依舊……。


宋詞解讀之柳永《雨霖鈴》(原創)​ 柳永的一生可以用顛沛流離來形容,下過江南,也去過西北,他的足跡可以說遍佈了大江南北,有了“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他的詞善於描寫底層人物的生活狀態,深受喜愛。歌妓都是生活所迫,她們本身是善良的,也是有美好生活願望的,但在當時的世俗觀念裡是:一朝為歌妓,終生為“賤民”,這就註定了歌妓們悲劇的一生,隨著年老色衰,就會被淘汰,老無所依。柳永也不會脫離世俗而存在,根本也不可能把“賤民”帶回家,這種愛情只能停留在纏綿悱惻上,不會修成正果。

柳永的詞美在意境,詞中有畫,畫中有情,寓情於景,景隨情動,真的應當感謝他留下“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樣唯美的詞句,留下了動人美麗的愛情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