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也有性別歧視?

之前我有一篇高血壓科普時間我們和大家解釋了幾個高血壓認識方面的幾個“誤區”,高血壓並不是老年病的代名詞,年輕人、瘦子都“無法倖免”。

為了儘可能遠離高血壓,必須從年輕時就開始控制飲食、加強鍛鍊,如果改善生活方式無法控制的話,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及時吃藥降壓。這次我將繼續為您普及高血壓相關小知識,幫助您瞭解男女性高血壓的區別。

男性的高血壓

通過我們上幾次科普的講解,如果讓您自己來分析,您也能發現男性患高血壓的風險其實很大,男性的工作壓力相對較大,精神經常處於緊繃狀態。尤其是青年男性,熬夜成了很普遍的現象,有些人因為自己工作性質特殊,平時晚上或週末還要“應酬”幾次,如果平時再不注意保健,週末不適當鍛鍊身體的話,高血壓的風險就會很大了。

近年來我國1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呈上升趨勢,40歲以上男性高血壓的患病率均比女性高3%左右,這就意味著男性同胞需要好好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了,作為家裡的“頂樑柱”,千萬要愛惜自己呀。

女性的高血壓

可能大家認為大多數女性不吸菸飲酒,也經常吃水果、喝水,補充營養,怎麼也會得高血壓呢?

一、肥胖
高血壓也有性別歧視?

我們在前幾期的科普中提到,高血壓和肥胖是一組“難兄難弟”,喜食快餐、甜食等高熱量食品,飲食不加節制的人患上高血壓的風險會大大增加。而女性比男性更易肥胖,同樣年齡的女性脂肪細胞比男性更多,女性的脂肪約為22%,而男性約佔15%,尤其是處於妊娠期、哺乳期和絕經期的女性,他們肥胖的幾率更大大增高。而且女性較男性相比,更不愛運動,長期缺乏運動也會導致女性肥胖患者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在這裡我們也告訴您一個計算是否肥胖的指標:BMI(身高體重指數)=體重(千克)/身高(米)2,BMI小於18.5為偏瘦:BMI在18.5-24為正常體重,24-28為超重,大於28為肥胖,所以作為愛美的你,不能只把控制體重當作口號,如果您的BMI過高,就需要減肥啦。

二、性激素的作用
高血壓也有性別歧視?

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對於女性來講十分重要,它們是維繫女性第二性徵的重要因素。而在女性一生中,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並不是恆定不變的,他們的動態變化促使女性的身體適應各個階段。雌、雄激素水平的不同也是導致高血壓性別差異的原因之一。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可以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導致腎素分泌增加,並且孕期女性分泌的孕酮也會增加腎素的分泌,導致血壓升高,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孕期女性平時血壓很正常,孕期會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另外,孕齡女性避孕藥的服用也是導致青年女性高血壓的主要原因。避孕藥的普及使很多人都關注到了它的方便之處,忽視了避孕藥對身體帶來的巨大影響。避孕藥的主要成分也是雌、孕激素,長期服用避孕藥除了會向我們前文說的刺激腎素分泌,還會導致鈉水儲留,增加對鈉的重吸收導致血壓升高。而且,避孕藥還可以減弱降壓藥的降壓療效。使女性血壓變得不容易控制,增加高血壓的危害。

三、鹽的攝入
高血壓也有性別歧視?

在這裡我們要介紹一個概念,即“鹽敏感性高血壓”。鹽敏感性高血壓是指一些人對攝入的鹽相對敏感,相對高一些的鹽攝入量就會導致導致血液中的鈉濃度就會升高,從而血液中水的成分增加,引起血壓升高。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中60%的高血壓是鹽敏感性高血壓,所以,“鹽敏感”這個問題不容忽視。而絕經期和絕經後的女性交感神經活性增強,活躍的交感神經使全身小血管痙攣,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導致血壓升高。在鹽敏感性高血壓的防治中,限鹽是關鍵,所以我們建議絕經期女性要“限鹽飲食”,儘量避免“禍從口入”。

講到這兒,您明白了嗎?

對於高血壓來講,不同年齡段的女性有不同的危險因素,尤其是絕經期女性,在身體激素分泌出現較大變化的時期更需要嚴密監視血壓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