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受侵害,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看看你說的是什麼東西,這是小朋友可以亂說的嗎,誰教你的?知不知道羞恥。”

“老師想摸你?這是你不想上學的藉口吧,什麼時候學會說謊了?不準再亂說,趕緊上學去。”

“叔叔從小這麼疼你,怎麼會做這種事,別再說了,被人家聽到了多不好意思。”

■讓壞人有機可乘的人正是父母,因為你的避而不談,因為你的不信任,造成了孩子不懂性,不敢說。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中國人內斂含蓄,對關於“性”的一切,甚少提起,更別說在孩子面前談及,父母不說,學校的課程也是蜻蜓點水般迅速帶過,老師也生怕孩子們提出什麼疑問,孩子真正接受到的性教育幾乎為零。

雖然現在父母的思想有所進步,性教育也稍微得到了重視,但是,想要教育孩子卻不知如何開口,所謂的性教育更多的是敷衍了事,教育過後孩子對性也還是陌生的。不懂“性”,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判斷危機的能力,失去逃離、求救的機會,還會讓一些已經受到侵犯的孩子,繼續進一步受傷害,甚至讓被侵犯成為孩子和施暴者之間的“秘密”。

“不知道”受侵害有時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小時候不懂的,總有一天會懂的,當逐漸得知自己遭遇過的叫做“性侵”,這殘酷事實對孩子的幼小心靈來說,很可能就成了不可承受的重創。

“不知道”受侵害,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圖片為電影《素媛》截圖

圖片為電影《素媛》截圖

如果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不僅難以面對自己,甚至不知如何面對家人,有的甚至會覺得是自己犯了錯,產生羞愧、自責等情緒,自殘、自殺等念頭或許已經在向孩子招手。

■比壞人更讓孩子絕望的,是你的懷疑。

孩子沒有自我保護意識是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懂得什麼是性侵犯,也已經可以識別出危險信號,但是,很可悲的是,當孩子向父母求救的時候,父母卻當成玩笑甚至是惡作劇。

▷“看看你說的是什麼東西,這是小朋友可以亂說的嗎,誰教你的?知不知道羞恥。”

▷“老師想摸你?這是你不想上學的藉口吧,什麼時候學會說謊了?不準再亂說,趕緊上學去。”

▷“叔叔從小這麼疼你,怎麼會做這種事,別再說了,被人家聽到了多不好意思。”

這種種質疑、不信任無疑是斷送了把孩子從魔抓中救出的機會,甚至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被遺棄等孤獨感。

孩子懂得求救是很值得慶幸的事,這時如果能夠提高警惕,馬上幫助孩子走出困境,悲劇可能就不會發生,但為什麼有些父母的第一反應卻是“孩子在說謊”,“TA怎麼會學會這種羞恥的事”。

“不知道”受侵害,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圖片來源電影《熔爐》截圖

作為父母,必須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無論聽到孩子求救時多麼震驚,也不可以去懷疑,就是錯怪得罪了別人,少上幾天課,甚至無故轉了學,這些顧慮,和孩子可能會受到終身傷害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等孩子真的受傷害以後才發現,就會知道自己當初把孩子再一次推到禽獸的身邊,是多麼地愚蠢,但是自責和後悔根本再也幫不了孩子了。

■你覺得你的孩子還小,不需要進行性教育,但是壞人不覺得你的孩子小!

很多人存有僥倖心理,認為“兒童性侵”離自己和孩子都很遙遠。我們統計了一下去年一年的兒童性侵案的兒童年齡,數字結果觸目驚心。

“不知道”受侵害,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並且,這只是被曝光事件的數字,還有多少的因為各種出於保護孩子的原因理由沒有曝光的事件。

現實生活中,面對可愛的小孩,很多人會有親親摸摸抱抱的動作,一些大人故意逗弄小孩,小孩表現出抗拒的時候,孩子的父母還禮數周到地轉身數落孩子:“怎麼這麼小氣啊,給叔叔/阿姨親一下有什麼關係……”

父母是給自己留了面子,但是有沒有想過這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陰影。

這會給孩子製造混亂,讓孩子得出一個結論:只要大人喜歡,就該任由他們撫摸親吻。

我不否認上述例子中的父母親對孩子們的愛的真假,我也確信,如果有人想要傷害他們的孩子,他們情願拿生命去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真相卻是,就是他們自己模糊了邊界,親手將孩子推向被猥褻的危險裡。

■很多時候壞人就在我們身邊,而父母親手把孩子送到他們面前。

因為,是你教會的孩子不拒絕!

他又有什麼能力去拒絕壞人呢?

你說,不用擔心,都是認識的人,如果是陌生人,我會教給他拒絕。

那麼我們來看看,兒童性侵事件中,加害者都來自哪裡?

在整理數據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

“不知道”受侵害,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這些兒童性侵害的加害者,不一定是男性,不一定用暴力達到目的,不一定是中、老年人,或缺乏性關係的人,不一定是低下階層人,不一定外貌髒、猥瑣。

他們中的很多人,跟孩子關係很近,對孩子表現得和藹可親,你的孩子甚至會很喜歡他/她!那些猥褻兒童的加害者,恰恰大部分就潛伏在這些看起來文質彬彬、道貌岸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親戚、好老師中間。

“不知道”受侵害,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圖片為電影《熔爐》截圖

韓國曾經拍過多部關於兒童猥褻、兒童性侵電影,而這些電影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比如,電影《熔爐》是根據“光州私立聾啞學校性侵案”真實事件改編,

講述的是學校中聾啞孩子們,長期被校長、教導主任、老師等進行強暴、性虐待、毆打,直至被逼自殺。

有些父母可能會委屈地爭辯:我經常給孩子做性教育啊!那句“背心褲衩蓋住的地方不能摸”我家孩子早就會背。然而,這不是性教育,這頂多算作“背誦性知識”。僅僅只教會孩子“身體重要的部位不能摸”,孩子們就只能學會一個觀念:身體的隱私部位是很珍貴的,不能被觸碰的。這個觀念還附帶了一份沉甸甸的羞恥感。

“不知道”受侵害,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圖片來源電影《素媛》截圖

一旦真的遇到壞人侵犯,不但會受傷,他還會因為老舊的貞操觀,而羞於開口求助。

那些反覆發生的性侵事件背後,就藏著這樣沉重的羞恥感。我不能尋求幫助,因為會被說閒話,因為很丟人。

我們“自以為是”地持續給孩子做著性教育,然而性傷害依舊年復一年地延續著。

我們能在孩子身邊保護多久?我們一直欣慰孩子很乖,但是乖孩子交給社會你放心嗎?

我們需要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學會自我保護,也不僅僅是給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但是家長們要記住暴風雨之前永遠是風平浪靜的海面!

性教育要做,而且是必須做,但是除去法律社會給予的保護,我們又能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