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修檀度即六度悉皆具足

问:既言以智为用者,云何为智?

答:知二性空即是解脱,知二性不空不得解脱,是名为智,亦名了邪正,亦名识体用。二性空即是体,知二性空即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言二性空者,不生有无、善恶、爱憎,名二性空。

问:此门从何而入?

答:从檀波罗蜜入。

问:佛说六波罗蜜是菩萨行,何故独说檀波罗蜜?云何具足而得入也?

答:迷人不解五度皆因檀度生,但修檀度,即六度悉皆具足。

问:何因缘故,名为檀度?

答:檀者,名为布施。

问:布施何物?

答:布施却二性。

问:云何是二性?

答:布施却善恶性,布施却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即得二性空。若得二性空时,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即是真行檀波罗蜜,名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问:佛说六波罗蜜,今云何说一即能具足?愿说一具六法之因。

答:《思益经》云:网明尊谓梵天言,若菩萨舍一切烦恼,名檀波罗蜜,即是布施;于诸法无所起,名尸波罗蜜,即是持戒;于诸法无所念,名羼提波罗蜜,即是忍辱;于诸法离相,名毗离耶波罗蜜,即是精进;于诸法无所住,名禅波罗蜜,即是禅定;于诸法无戏论,名般若波罗蜜,即是智慧,是名六法。今更名六法不异,一舍、二无起、三无念、四离相、五无住、六无戏论。如是六法,随事方便,假立名字,至于妙理,无二无别。但知一舍即一切舍,无起即一切无起。迷途不契,悉谓有差,愚者滞其法数之中,即长轮生死。告汝学人,但修檀之法,即万法周圆,况于五法,岂不具耶?

大珠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修檀度即六度悉皆具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