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各地宣傳「高考狀元」和「高考升學率」

在5月8日舉行的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各地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一旦發現嚴肅處理。

教育部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我為教育部的這個決定叫好點贊!

先說宣傳"高考狀元"。所謂高考狀元,是指每年高考各省、直轄市、省轄市的高考第一名,有"加分狀元"、"裸分狀元"、"文科狀元""理科狀元"等等明目。每年高考結束後,各地習慣大力宣傳,這些"狀元"登紅榜,上報紙,進熒屏,入公號,學校現金獎勵,地方政府現金獎勵,一些企業為了借"狀元"之名產生廣告效應,也不惜出重金獎勵。一時間,各級"狀元"紅極一時,榮極一時,風光無限。


筆者作為高中一線教師,對宣傳、炒作"高考狀元"早有異議。如此宣傳炒作,至少有以下幾個弊端:

其一,狀元這個概念是封建科舉時代的產物,散發著落後的甚至腐朽的思想意識。在古代,一個人考中狀元,意味著學而優則仕,要做官了,要發財了,要封侯了,要光宗耀祖了。我們社會主義的當代教育,培養人才的目的是讓他們學習本領,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這樣到處高呼大叫 "狀元",客觀上,豈不是誤導了學生、社會對高考第一名的正確理解?這與社會上一些娛樂場所起名動輒"皇家""貴妃",輻射的其實是一種封建意識並沒有什麼區別。


其二,宣傳炒作"高考狀元",對於尖子生的心理健康必定有不良影響。本來只是一次考試分數名列第一,但是,無限放大的宣傳、獎勵、炒作之下,學生很難不飄飄然,很難不誤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很難不生驕矜之心。其實,高考狀元只是高考分數第一,若從道德品質、心理健康、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衡量,真的不一定方方面面都是"狀元"。但我們的宣傳和炒作是"一好遮百醜",這對尖子生認識自我,客觀上也是一種誤導。我作為一線教師早就觀察到,其實,不少尖子生心理健康狀況並不理想。名校研究生、博士生自殺和傷害導師的情況也曾不斷見諸媒體,就是證明。

其三,宣傳、炒作高考狀元,對其他學生來說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本來,通過高考,大多數學生都有學可上,都是成功者,但是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難免使其他學生產生自卑感和失敗心裡,是教育成為"大多數人是失敗者"的教育。


再說宣傳升學率。曾幾何時,我們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反對"片面追求升學率",可是,這些年的實際情況是,片面追求升學率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許多地方政府、教育部門評價一所學校,越來越以升學率高低為標準,由此,一些極端追求升學率、把高中搞成近乎監獄的所謂"名校"也譽滿天下。這是教育的怪圈。大力宣傳升學率,是教育極端功利化的表現。我說得誇張一點兒,現在的一些高中,為了追求升學率,恨不得把高考試卷偷出來,讓學生三年就做那一套題,然後全員考上北大清華。教育本來應該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事業,現在卻這般浮躁,這般極端功利,實在令有識之士質疑和擔憂!

所以,看到教育部嚴禁宣傳"高考狀元"和"高考升學率"的消息,我感到非常欣慰,教育部畢竟站得高,看得遠,洞察到了中學教育的弊端。

禁各地宣傳“高考狀元”和“高考升學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