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道光皇帝将皇位传给奕昕,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單麯循還-------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虽然历史不允许假设,但在事实上,几乎所有历史学者在研究中都会使用假设,因为没有假设相参照,我们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历史结果,无法去评判它。

换言之,当我们评价历史时,一定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假设带入进来。

假设道光皇帝将皇位传给恭亲王奕䜣(注意,标题的昕是个错别字),那么晚清的历史可能完全不同,清政府可能会把握住现代化转型的机遇。

1、奕䜣的头脑原比咸丰(奕詝)要好

据《清官遗闻》,道光皇帝原本准备把皇位传给奕䜣,但担心奕䜣太聪明,不够老成。

图片说明:道光皇帝虽然是一位守成之君,但个性保守、不喜兴作,他看不上奕䜣也在情理之中。

奕詝的师傅杜受田给奕詝建议,如果道光帝自称年迈,将不久于人世,问他该如何治理国家,则只能伏地痛哭,表示道光皇帝会长寿,自己没想过接班的事。

果然,道光皇帝问奕䜣如何做,奕䜣滔滔不绝,道光虽觉得说的很在理,却内心不快。

图片说明:后来咸丰皇帝的奕詝虽然有传闻称他骄奢淫逸、不理朝政,但事实上,他是一个非常果断的人,在对外战争中立场坚定、寸步不让,可惜不了解天下大势,败出北京后,心理崩溃,迟迟不肯回京,他的暴毙对晚清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再问奕詝,奕詝大哭不已,道光皇帝深受感动,认为奕詝比奕䜣仁孝,决定传位于奕詝。

此外还有一种传说,说道光皇帝春天行围,奕䜣斩获甚多,奕詝却迟迟不发箭,道光皇帝问何故,奕詝说春天正当百兽孳生,不忍伤害。道光皇帝当时就说:此真帝王之言。

后一传说不靠谱,因为清朝是秋狝,岂有春天兴围之理?且道光时,木兰牧场已荒废,只能在北京北苑行围,北京春天甚短,且道光皇帝明确表示,行围是为了提高骑战能力,与历代皇帝行乐不可同日而语,怎能鼓励不发箭的行为?

图片说明:这是英法联军随军摄影师给奕䜣拍摄的照片,当时正在谈判,英方请奕䜣拍照,奕䜣见摄影机造型古怪,以为对方要枪决自己,所以一脸恐惧、惶惑。虽然奕䜣不喜欢英国人,但通过沟通,奕䜣意识到东西方巨大差距,成为洋务运动最坚定的支持者,可见他是一个通实务、善变通、明事理之人。

至于前一记载,可信性亦不高,清朝皇子每天都有繁杂的礼仪,一天至少要三次问安,仁孝与否早见,哪能决定于此一时?

问题关键,还是出在道光皇帝性格上,道光皇帝是守成皇帝,个性保守、拘谨,喜用刚毅、果决之员,如林则徐,不意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使他产生了很强的挫败感。他担心英明如奕䜣会不甘寂寞,政策激进,引发危局。

2、奕䜣如何上位

奕詝登台后,奕䜣被边缘化,恰好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东南糜烂,清政府财税重地尽失,加上八旗战斗力下降,已到无兵可用的地步。更麻烦的是,太平天国北伐,接连突破清军防守,直逼北京,此时奕詝不得不使用奕䜣。依祖制,奕䜣是亲王,不能入阁,此时亦提拔为军机大臣。

奕䜣重视汉官,任人唯能,且他判断力非常强,工作勤奋,所谓“参赞军务,夙夜勤劳”,终于将北伐的太平军全部消灭。

北伐太平军灭亡后,奕詝立刻找茬罢免了奕䜣,使其又成为闲散宗室。

图片说明:1853年夏天,太平天国北伐,到了10月,约有三万太平军兵临天津外缘,离北京已不足百里。太平军在此遭遇官军,渐次南退,诸镇相继失守,最后退到大运河边的连镇。太平军在此被官军困了八个月,于1855年3月被歼灭。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奕詝无法抵挡,不得不远遁承德,让奕䜣留在北京与洋人谈判,实有借刀杀人之意。

没想到,奕䜣很快得到了洋人的认同,但他和洋人签订的协议皆被奕詝否决,双方进入凝局,幸奕詝及时驾崩,清政府匆匆与联军达成协议。

在銮驾返回过程中,奕䜣与慈禧联手,干掉了顾命八大臣,从此形成了叔嫂共和的局面,外政基本由奕䜣负责。

图片说明:通过祺祥政变,慈禧、恭亲王将顾命八大臣干掉,其实顾命八大臣多能臣,如首领肃顺坚决对外,此外重视汉员,曾国藩便曾得他提拔,故曾视之为师。

3、奕䜣是洋务运动的开启者

奕䜣原本对洋人充满恶感,但通过接触,他很快意识到洋人之强不只在军事上,应该向西方全面学习,在他主导下,洋务运动得以迅速开展。

然而,洋务运动存在先天不足。

首先,奕䜣没有绝对权力,他只是军机大臣之一,不断遭遇慈禧掣肘,此外还有极端保守派倭仁等的压力,使洋务运动无法由中央统一指挥,只能交给各地方督抚去做,从而形成了地方势力增强,呈半割据状态,洋务运动只满足了地方利益,未能满足中央利益,带来低效、内部倾轧、缺乏连续性、重复投资、无人监管等问题。

图片说明:洋务运动大大提高了清政府国力,但恭亲王力挺的铁路建设却长期被推迟。

其次,奕䜣的班底是汉官,这些人也被慈禧拉拢,事实上呈现为多头管理,曾国藩等本非洋务之才,对世界了解甚少,他们主持洋务,几乎无一厂能盈利,可奕䜣却无法监督,也无法撤换他们。

洋务运动其实呈现为:奕䜣出政策、地方出行动的格局,没能一竿子插到底。洋务运动大大增强了清政府国力,开启了近代化历程,但在与日本的国家竞争中,落到了后面。

图片说明:洋务运动创造出大量新军阀、新财阀,李鸿章便利用洋务运动中饱私囊,大大影响了洋务运动的健康发展。

加入奕䜣是皇帝,无人敢挑战他权威,由他指定中央来实施洋务,那么效率肯定会大大提升。

4、奕䜣壮志未酬

1884年,慈禧太后发起甲申易枢,这是第二次宫廷政变,将奕䜣等军机大臣全部拿下,借口是中法战争表现不佳。

图片说明:通过甲申易枢,无能、懒散的醇亲王上位,清代最后两个皇帝都出自醇王府。

其实中法战争中,清军表现尚可,体现了洋务运动的成果,但奕䜣长期把持军机处,引起科道官员的嫉妒,科道以弹为能,不懂实务,成为洋务运动中最大的掣肘方。

慈禧罢免奕䜣,更主要是为了独揽大权,她自认为已把持了李鸿章等重臣,有没有恭亲王已无所谓,她希望一展政治抱负。所以借口科道官员的弹章,开始直接干预外朝运作。

经此挫折,奕䜣精神几乎崩溃。后来慈禧太后又启用奕䜣,可在甲午之战的关键时刻,奕䜣却大谈颐和园整修情况,言不及要。奕䜣与慈禧的矛盾已半公开化。

图片说明:恭亲王的书法非常有内涵,体现了他全面的文化修养和非凡的领悟力,真是一代天才。

1898年,恭亲王奕䜣去世,他因在晚清政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成为铁帽子王,他的后代凋零,在孙子辈中,溥伟与溥心畲(著名画家)最为有名。

图片说明:溥心畲先生的绘画,民国时期溥心畲的画售价最高,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溥心畲的画品格甚高,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风骨。恭亲王之后,果然不得了。

奕䜣天潢贵胄,有才尚不能被尽用,则普通人就更没机会了,由此看来,清朝灭亡也是咎由自取。


老虎他爹


毫无变化。

八旗人口日繁,入关的时候不过二三十万,清末已经是三百多万,又禁止八旗子弟经营工商业和耕地,只能从军从政。铁杆庄稼又得年年发,养活不起。

同时顽固抵触外界事务,不愿发展工业,也没有合格的军事工业及国防动员体制。汉族百姓显然不愿为清朝殉死。

鸦片战争后,白银加速外流,国内相当于严重的通货紧缩,导致工商业全面凋零,自耕农大量破产,国家财政困难,只能加大对农民的摊派,反抗自然更多也更猛。

而恭亲王并无什么多出色的能力,最少在他与西方接触之前是这样。就算当了皇帝,他就不可能再主持对外事务了,对西方的那一点可怜的了解,自然就不会再有了。


四川達州


哲学认为偶然性体现必然性,必然性包含偶然性。这样的认识并不本质。一种作用可能产生多种结果,而一种结果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这是事物复杂性的本质。

一个历史人物作为多种因素中的一种,可能改变一段时期的历史演化,但往往无法根本改变历史的大趋势。比如,晚清出了曾国藩,随后又冒出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等一批人,不仅扑灭了太平天国,也通过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你能说没有改写历史吗?

但是,终究是积贫积弱,终究是沉疴难返,中国在强侮环伺下,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条约,江山欲坠,日月晦暗。这就是历史的铁律。

所以,即便历史的强人应运而生,也最好应运而为。但历史的悲剧就在于强人是不肯“应运”的,总是要搏命的。因此,站在晚清的历史节点上,那个已经腐朽的王朝虽也有回光返照,但等待他的可能不是涅槃,而是覆亡。即便是奕䜣主政,很可能也是无能为力,即便他能做什么,也是改朝换代,何况他也不是这样的人物。再退一步,即便他真的强力推行什么,也假设历史允许他这么干,结果会好吗?很可能不会比发生过的真实历史更好...天道大势不可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