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与中国在历史上有什么渊源呢?

V5202514087


朝鲜🇰🇵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说难解难分,朝鲜的历史里一直有中国的存在,中国的历史里也一直有朝鲜的存在,下面给大家细细说一说朝鲜和中国的关系。

朝鲜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一.箕子朝鲜

箕子是商纣王叔叔,有“殷末三贤”之称。他苦建纣王,纣王不听反而将他贬为奴隶,于是箕子整日装疯卖傻,后来武王灭了纣王,听说了箕子贤德,希望请他出来辅佐自己,箕子将禹传下来的“洪范九畴”送给武王,随后带领族人和商的后裔5000人向东迁移到达今天的朝鲜,本来嘛,人家是商的皇族,怎么可以再给周做臣子,后来武王派人将箕子封为朝鲜侯。




二.卫满朝鲜

西汉初年燕王反叛刘邦,失败后其下属卫满逃入朝鲜,朝鲜王箕准重用卫满,卫满利用中原流民壮大自己,后来干脆直接推翻了箕子,在平壤建立了卫满朝鲜。传到卫满孙子一辈,因为汉武帝雄心壮志开疆扩土,不久将卫满朝鲜消灭,朝鲜归于西汉直接统辖。



三.高句丽朝鲜

高句丽最早只是中国一个地域名称,指今天的辽宁抚顺市,后来高句丽一代部落慢慢壮大,乘着西汉衰弱,将领土慢慢衍生到今天的朝鲜地区,最后首都也迁移到平壤,并一再利用中原的动荡对朝鲜半岛进行吞并,到南北朝时高句丽达到鼎盛,而朝鲜也进入了“三国时代”,在朝鲜半岛,除了高句丽还有百济和新罗。到唐朝高宗时代,唐将高句丽灭亡。

四.新罗朝鲜

新罗最早与唐结盟,共同打击敌人高句丽,高句丽于公元668年灭亡后,唐曾经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进行管制,并任用名将薛仁贵驻守平壤,然而,公元670年,吐蕃入侵唐安息四镇,唐紧急调薛仁贵前往西北,唐在朝鲜兵力减弱,唐昔日的盟友新罗开始乘机展开朝鲜半岛统一战,虽然唐军在今天仁川附近三胜新罗,但由于西北牵制,高宗同意了新罗请罪,并将安东都护府迁移至辽东地区,新罗统一了大同江以南地区。



五.王氏高丽

918年,朝鲜新罗分裂,中原进入五代时期,吐蕃分崩离析,朝鲜半岛将军王建发动政变,建立高丽王朝,定都开城,并用十八年时间统一朝鲜,元末,高丽王朝摆脱元的控制,准备乘着朱元璋立国不稳进攻中原。高丽军将军李成桂在军队开拔后发动下属,回军罢黜了高丽国王,王氏高丽结束。

六.李氏朝鲜

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长达500多年的李氏朝鲜开始,李成桂上表臣服明朝,明朝赐国号朝鲜,于是李成桂将高丽改为朝鲜,朱元璋则将朝鲜列为不征之地。1592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半岛战争,明派兵保朝鲜,经过七年战争,日本最终战败,朝鲜将明朝视为再造之恩,以至于到清末,甚至在朝鲜出现了崇祯二百六五年的纪年。1897年,朝鲜高宗被迫称帝,改国号大韩帝国,1910年日韩签署协定,韩国永久并入日本,大韩帝国灭亡。



朝鲜半岛与中国的关系分分合合,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是与中国历史渊源最深的潘属国。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点赞留言。


慕容祁连山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我想从未有过任何两个国家的关系如同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那样绵延久远且又复杂纠葛。自箕子朝鲜伊始,中国与朝鲜半岛两国已然历经了三千年的交往史。在这期间两国关系一直在征服与臣服之间交错行进。


1.箕子朝鲜(约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194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帝王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率其约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箕子朝鲜”政权,并被武王分封于朝鲜,赐侯爵,史称“箕子朝鲜”或“箕氏侯国”。


2.西汉初年,燕王卢绾叛乱,其部将卫蛮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半岛,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在公元前194年,卫满在平壤一代建立了政权并推翻了箕子朝鲜,史称“卫视朝鲜”(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08年)。


3.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兵征服卫满朝鲜,并在朝鲜半岛中部和北部设置四郡,从而首次将朝鲜半岛纳入中国版图。


4.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朝鲜半岛三国并立,战端不断,分别为:高句丽、百济、新罗。史称朝鲜三国时代。


5.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要求周边国家和民族为其臣属,纳入中原王朝的朝贡体系,但是高句丽对此反对,并多次侵袭隋朝边疆。为此,杨坚、杨广父子先后四次兴兵征伐,十余年间总计征发民众1000余万人次以上,不料结果均无功而还,更由此引发了国内大规模暴动,以至于盛极一时的大隋帝国二世而斩!

6.唐朝建立后,唐太宗、唐高宗又数次出兵朝鲜半岛,并于公元660年9月攻克其国都(今朝鲜平壤),分其境为九都督府,设四十二州,一百县,在其首都故地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辖境东起日本海,西至辽河,北到松花江流域,南到朝鲜半岛的汉江流域;在朝鲜半岛西南部设立了熊津,马韩,东明,金立涟,德安五都护府,后合并为熊津都护府。其后新罗再叛,唐高宗再次出兵,公元670年至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复为唐朝附属国,直到公元935年被高丽所灭。


7.公元900年,农民出身的起义军将领甄萱称王,建立后百济,定都光州。公元901年,新罗贵族弓裔称王,建立后高句丽,定都开成,后迁至铁元。公元918年,后高句丽建立者弓裔的部将王建被部下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家乡今开城,改国号为高丽,史称“王氏高丽”。在公元993年高丽被我国北部强国契丹击败,被迫断绝了与宋王朝的关系,向契丹称臣。辽代时期,高丽多次趁辽与中原王朝的战事逐渐将领土北界由新罗时期的大同江向北扩张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鸭绿江下游一代,疆域原称新罗,但是到了1127年又被迫臣服于金国。


8.元朝建立后,高丽便正式成为元朝的内属国,后被元朝改为征东行省。这也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二次被中国纳入其版图。1388年,高丽国王趁明朝初建,国力恢复期间,责令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的高句丽故地,然而李成桂发动政变,在1392年罢黜了高丽国王,自立为王,建立了政权,并上奏明太祖朱元璋,钦定为“朝鲜”,史称李氏朝鲜。其后,日本结束国内战乱,在丰臣秀吉的预谋下,于公元1592年和1597年两次入侵朝鲜,明朝出兵援朝,大败日军。朝鲜王朝的李舜臣则在海战中聚歼了日本的主力海军。


9.1876年,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1884年12月4日,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生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征服断绝关系,即“甲申政变”。袁世凯统帅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亡日本,守旧派则重新掌权。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之乱,朝鲜再次请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6月6日清军在牙山登录,日本军队也以此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组织亲日武装平息内乱,随后日军便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因此挑起了中日甲午海战的序幕。1895年4月,中日甲午海战结束清朝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实际控制下的朝鲜政府最终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宗藩关系。自此,朝鲜正式成为日本殖民地达40年之久,直至二战结束。

之后的历史就不用说了,地球人都知道,呵呵。


非白非黑


朝鲜与中国实在不一般,中国虽大,却拿他没办,周边的小邦,纷纷化于中国,而惟朝鲜数千年来独存,虽然在唐朝时统一了朝鲜,但时间也不长就退出,元朝也是如此,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特别行政区存在,既灭不掉,他出了事你必须管他,因为他是同文同种同血亲,朝鲜人也是中国人,从商朝末年纣王的叔叔箕子为了保存商祀苗裔,率领数千亲属避祸于朝鲜开始,竟然在那里建了个国家,那里应该是有人的,只是没有国家,箕子在朝鲜复制了一个商朝,并臣服于周,但又独立于中央之外,在文化和体制上是完全效法中国的,但又不隶属,是半独立的藩属国,正是脱胎于中原的箕子朝鲜与中国形成了一种特别关系,他仰奉中国,主动在心灵上归附,但却不肯在政治上归附,五胡乱华的时候,由于鲜卑,东胡等少数民族内迁,朝鲜乘机扩张,过了鸭绿江,几乎占了整个东北,隋朝建立后,为了夺回失地,四次东征,四次大败,从那时起,朝鲜人培养出了一种民族性格,团结爱国,不屈不挠,这种性格使得他作为一个小国而在大国身边长久存在,在唐朝时,李世民父子采取骚扰策略,耗尽了高丽的国力,才将其统一,但不久听说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于是举国造反,武则天明智地选择了权力移交,此后,朝鲜对历届中原王朝都采取称王不不称帝的归伏政策,直到元朝,才变为中国的一个行省,但朝鲜从来不真心归伏除中原王朝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对契丹和全都是策略性的,对元也是,到明朝时,高丽王因为不尊奉明朝被废黜,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鲜",这朝鲜二字即朱元璋所封,日本从击败元朝后自信力大增,不仅骚扰中国沿海,且图谋朝鲜,朝鲜求救于明朝,日本一向不服中国,明朝援助朝鲜,击败了日本,此后,朝鲜夹在中日之间,时而归中,不得已时又归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颇有气象,妄想统治世界,把朝鲜南部的韩国给同化了,所以北朝鲜还是心向中国,韩国则先化于日本,现在又化于美国,一个小国,夹在几大国之间,早已不再是自己,虽然归附于西方文明,那驻军说明,只是一个家奴,南北朝鲜,本来是亲兄弟,鬼使神差让他们成了最仇恨的人。


缥缈孤鸿影45


朝鲜与中国的渊源太深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商超灭亡时商王子箕子去了朝鲜半岛,史称“箕子朝鲜”,距今已有3000多年。后来又有“卫满朝鲜”,可以说朝鲜半岛深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一直就在中华的文化圈里,几千年来,朝鲜半岛上的政权有分裂成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时代,与中原王朝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经济文化的友好往来,并且纳贡称臣,在政权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高度效仿中原王朝,当然也有隋唐时代高句丽的战争。到1392年,李成桂统一朝鲜半岛,再次使用“朝鲜”为国号,向明太祖朱元璋称臣获得明朝的承认和册封。1592年到1598年,日本的野心家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史称“壬辰倭乱”,明朝的万历皇帝派遣明军入朝,和朝鲜军队一起击退倭寇入侵。到明亡清兴的时代,忠于明朝视清朝为“蛮夷”的朝鲜虽然被清军打败被迫向清朝称臣,骨子里对清朝是鄙夷的,以致于清末甲午战争以前民族英雄聂士成访问朝鲜时崩溃的发现朝鲜民间竟然还在使用崇祯的年号,200多年了都。自近代开始,西方列强还有崛起的日本开始侵略扩张以前,立国500多年的朝鲜除了和明清两代有来往,外交方面其他几乎都是空白,中朝两国的往来交流基本上没有翻译官,因为都说汉语用汉字。“亚洲巨人伸出的拇指”的朝鲜半岛因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遭到日本入侵,腐朽的清朝被日本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打的大败,失去了朝鲜,1895年朝鲜的实际掌权者高宗的闵氏王妃就是明成皇后被日本侵略者刺杀,朝鲜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美其名曰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抗日战争期间,不少朝鲜民众在东北地区参加了东北抗联,其中就有朝鲜后来的领袖金日成。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也支持以金九为首的朝鲜流亡政府,“暗杀大王”王亚樵还帮助朝鲜志士尹奉吉在上海炸死了日军的大将白川义则。作为可以威胁中国和前苏联的绝佳跳板,美国在亚洲的抗日战争也是二战结束时强行把朝鲜南北分割了,出现了朝鲜和韩国的对立,并在1950年军事干涉朝鲜的统一战争,刚成立的新中国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接连失败的美国不得不在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朝鲜南北分裂至今。中国一直支持援助朝鲜,朝鲜则是至关重要的战略缓冲空间,所以中国一直致力于朝鲜半岛的和平


立志成虫


谢谢邀请。朝鲜在汉朝、唐朝时期一度成为中国的领土,直到清朝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就把朝鲜的归属而改变了。

中国和朝鲜巳历经三千年交往史,汉武帝时代已将朝鲜纳入中国领土范畴,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更愿意将朝鲜视作中国的附属藩国,即是中国的近邻、又是近亲。朝鲜与中国绵长久远,又亲密复杂。从以下的历史时间排列,从中可以看到中朝之间三千年间的复杂变化。

1,箕子朝鲜(公元前1122_194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叔父箕子(商人华族),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箕子侯国″,史称"箕子朝鲜"。

2,西汉初年,燕王卢绾叛乱,其部将卫满(鲜卑族)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卫满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史称"卫氏朝鲜″(前195_108年),其势力范围北至辽东,南至今日首尔一带。

3,汉武帝在(公元前108年_109年),派兵征服卫氏朝鲜。后在朝鲜中部和北部设置了四个郡,分别为乐浪邵、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合称汉四郡,从此将朝鲜纳入中国版图。而玄菟郡的治所是今日的沈阳。这证明了卫氏朝鲜时的疆域,曾包括辽东。

4,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朝鲜半岛三国并立,分别为,高句丽(而37年_668年)、百济(前18年_660年)、新罗(前57年_935年)史称朝鲜三国时代。十六国时期前燕慕容氏家族多次打败高句丽在辽东的扩张,在一定意义上维护了中国领域。

5,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要求周边国家和民族为其臣属。但高句丽还多次侵袭隋朝边彊。为此,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广父子先后四次兴兵征伐,十余年总计征发民众一千万人次以上,却都无功而返,还引发国内大规模暴动,以致大隋帝二世而亡。

6,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文父子又数次出兵朝鲜,公元660年,唐联合新罗灭亡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其国都无法而返。公元668年,唐高宗再次出兵,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其国都(今平壤)。其后,新罗再叛,唐高宗再次出兵,公元670年_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复为唐朝附属国。新罗罗时代结束。

7,公元900年,农民出身的起义军将领甄萱称王,建立后百济,定都光州。公元901年,新罗贵族弓裔称王,建立后高句丽,定都开城。至此,朝鲜半岛再次分裂,新罗、后百济、后高句丽并称为"后三国时代″。

8,公元918年,后高句丽弓裔的部将王建被下属拥立为王,改国号为"高丽″。公元935年灭新罗、公元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史称"王氏高丽″。公元993年高丽被契丹击败。辽代高丽将领土彊域远超新罗。

9,公元1231年蒙古进攻高丽,元朝建立后,高丽成为元朝的内属国,后改为东行省,朝鲜半岛第二次纳入中国版图。直到元末1356年,高丽恭愍王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10,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李成桂将两个待选国号"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地)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裁定,朱元璋御笔钦定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李成桂定都汉阳(今韩国首尔),史称李氏朝鲜。1592年和1597年日本丰臣秀吉两次入侵朝鲜,明朝万历皇帝下令出兵援朝,大败日军。朝鲜史称"壬辰倭乱",中国称"万历朝鲜战争。

11,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兵协助明朝。1636年后金攻占朝鲜,朝鲜国王李倧投降,被迫成为清朝的附属国。

12,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之乱,朝鲜无力镇压,于是请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6日6日清军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此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签订《济物浦条约》,并且组织亲日政府平息内乱。随后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朝午战争。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宗藩关系。1896年朝鲜高宗李熙在俄国的教唆下,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

13,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朝鲜政权被日本控制。1905年签订《乙已条约》朝鲜成为日本"保护国",自此朝鲜陷入日本殖民统治40年之久。

14,二战结束后,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本投降事宜。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半岛南北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就是今天的北朝鲜和南朝鲜。自此北朝鲜成为俄国人的附属国,陷于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祖孙三人独裁统治69年之久。

15,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在苏联斯大林和金日成要求下派兵参战。


周明建16


朝鲜和中国有着极大的渊源,最早的箕子朝鲜,箕子是商纣王的伯父,武王伐纣后,他带着五千商朝遗民迁徙到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箕氏侯国。

汉朝初年,燕国将军卫满率千人进入朝鲜,后推翻箕子朝鲜,建立卫满朝鲜。

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建郡。

高句丽原来是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后来扩张到朝鲜半岛。

不论是三韩时期,还是新罗时代,还是后三国,都可中国有了必然联系,不论是血统还是政治依附。

王氏高丽,有人说国君王建的祖上是中国人。

李氏朝鲜,则不用说,和中国的联系基本是唇齿相连,李成桂向明朝称臣。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中朝两国共同抵御外敌,朝鲜派兵与明朝对抗后金,丙子之乱后,朝鲜向后金称臣,后来依附清朝。

甲申政变,袁世凯率领清军打败日本,加强了朝鲜和清朝的附属国关系。甲午之战,中日两国也是因为朝鲜问题,但甲午战争失败后,朝鲜正式脱离清朝,成为日本殖民地,后来李氏朝鲜灭亡,朝鲜并入日本版图。除了部分朝鲜的爱国人士在中国东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朝鲜与中国已经没有附属国的关系。PS,清朝时期,朝鲜国旗是大清附属国。


五味社


据相关史籍载,在3000年前商期王子箕及遗民逃亡朝鲜,形成称为“箕子朝鲜”并统一朝鲜半岛。之后,历代中原王朝,极少统治过朝鲜。中原王朝统一时,朝鲜及时臣服称臣。可以说,中国与朝鲜的渊源,是中央政权与地方军阀势力关系。近代之后,是唇亡齿寒的邻里关系。1.历史上,中原分裂时,朝鲜作为诸侯割据一方,半岛北部会被中原势力割占。中原王朝统一时,朝鲜政权都是称臣,保持地方势力。2.朝鲜地方政权,受中原王朝册封,接受中原文化。所以,期鲜的历史及文化建筑等,多为汉文。而朝鲜居于东北,气候寒冷,中原王朝多不愿发展那里,只是不能让其成为威胁。朝鲜历代政权得以保留。3.朝鲜在历史上,也似中国的岭南类似,作为失意王族等流放地。比如,元末明初的陈友谅后代陈理、明玉珍后代明昇等,都被“流放”到朝鲜(现在的韩国)。而朝鲜的美女,也要似中原王朝地方政权一样,被挑选入中原王朝皇宫。以上情况表明,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关系,实际上是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关系。4.近代之后,特别是晚清及之后,朝鲜变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跳板。此时,朝鲜战争,往往波及中国,变成唇亡齿寒的关系。


愤怒野虎


这个复杂了,简单点说,朝鲜半岛的人都是不同时期从大陆迁徙过去,远古就是土著,与环太平洋及岛屿的人类似。以十六国为时间节点,之前汉人在朝鲜半岛作为主导,少数民族为附属,几次大的汉人迁徙,箕子朝鲜时期,春秋燕国时期,战国秦统一六国时期,汉武帝设四郡时期,东汉末中原战乱时期,公孙氏统治东北时期等,经过几千年的经营,朝鲜形成了以辽东郡与乐浪郡为中心一南一北。十六国以后,五胡乱华,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极大破坏了北方的政治局面,隋唐是竭力恢复东北汉人的政治秩序,有了渤海国和新罗国两个代表中央政府的地方附属国,后来的,高丽、李氏朝鲜,一直依附中国,包括元和清,汉人为主体融合其他土著形成的朝鲜族,体貌特征,风俗就是最好的印证,朝鲜人与日本人的体貌与大陆江浙一带非常相像,好多韩国的上层到山东半岛寻根。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清末甲午战争,日本人和俄罗斯的崛起,形成现在的政治格局。


姜赢鑫


三国时,整个朝鲜半岛属于曹魏。唐时,被称为:高句丽,百济。臣服大唐。朝鲜王姓李,也可能从那时被大唐所赐。明时,朝鲜才被朱元璋称为朝鲜至现在。朝鲜古时官服全是仿明朝的,以示臣服。朝鲜服也是仿明汉服而改,就像日本的和服是仿大唐的汉服一样。朝鲜王族的龙袍只能是四爪,五爪金龙只能中国皇帝穿。


枫子123130242868


是鲜血凝成的友谊!一条战壕的战友!一对患难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