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拒補」事件揭穿中國車企老底

如何評價中國新能源汽車?

《電動公會》在網上看到很多回答:“產銷世界第一”、“政策支持力度最大”、“缺乏核心技術”、“騙補聖地”······

面面俱到,但缺乏一擊即中。

相比之下,一位行業專家的表述最精闢:

“大而不強”

顧名思義,體量大,而產品力不強。

把這個標籤貼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身上,相信很多行業人士都會表示贊同。

一次“拒補”事件揭穿中國車企老底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到底有多大?

2015年,產銷量分別超過34萬輛和33.1萬輛, 世界第一。

2016年,產銷量分別為51.7萬輛和50.7萬輛, 世界第一。

2017年,產銷量分別為79.4萬輛和77.7萬輛, 世界第一。

2018年前6個月,產銷量分別為41.3萬輛和41.2萬輛,上半年表現遠好於前幾年,全年突破100萬輛問題不大。

一次“拒補”事件揭穿中國車企老底

經過歷年對比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無論是產銷量還是增速,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

但就產品品質而言,我們還很難為這個所謂的“全球第一”感到驕傲。

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於近日公示的《關於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核情況》顯示,在申請的230616輛新能源汽車中,有68949輛不符合補貼要求,達到總數的四成以上。

很多人會對此發出疑問,我們的新能源車企到底有沒有在認真的搞產品?為什麼不合格率如此之高?

一次“拒補”事件揭穿中國車企老底

我對這個看上去非常驚人的不合格量並不感到驚奇,因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式以及我們國人長久以來在某些方面的劣根性,決定了這一必然結果。

近幾年產業規模迅速擴張,各路投資者瘋狂拿地建廠,從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國內共有超過200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地,涉及投資金額10262億元,已公開的產能規劃達到2124萬輛(嚴重過剩),這一數字還在瘋狂增長。

放眼望去,很少有一個產業的擴張速度如此之快,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當了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繁榮背後的隱憂。

一部分車企或投資者佈局新能源汽車的確是為了順應未來汽車發展大趨勢,但還有一大部分投資者純粹是為了補貼而來。

一次“拒補”事件揭穿中國車企老底

那些整天圍繞“補貼”打轉的車企,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擴張產能,完全忽略自身技術積累。哪款車型政策補貼高,就生產哪款車型,還有部分造車新勢力,講故事,玩概念,瘋狂圈地,拿個破概念車在各大車展上招搖撞騙好幾年,就是看不到量產產品落地。

甚至有些地方城市盲目吸引新能源汽車企業落戶,為了解決當地就業率,並不考慮是否具備基本的生產條件,只是為了救活當地原有的汽車產能和資源。試問,這樣的車企造出來的產品,憑什麼給你過審?

且不說那些沒有技術積累的新造車勢力,就連在汽車領域打拼多年的江淮、北汽、廣汽、長城、御捷、海馬、江鈴、吉利等一線大車企,也有超過1000輛以上的車輛申請補貼被拒。他們為什麼也沒拿到補貼,難道是生產不出達到補貼要求的產品嗎?

當然不是,這些車企大佬一個比一個鬼。比如,今年的補貼標準對續駛里程的要求第一檔是150km~200km,補貼金額是1.5萬元,很多車企就會出一款續駛里程是151km的車型;第二檔續駛里程是200km~250km,補貼金額是2.5萬元,一些車企就會奔著201km使勁。如此一來造成的後果是,

去年能拿到補貼的車型,今年一定拿不到,今年能拿到補貼的車型,明年一定拿不到。

一次“拒補”事件揭穿中國車企老底

在他們的商業邏輯力,只要能滿足最低標準就行,其目的還是為了少出成本,多拿補貼。鮮有真正在產品品質上多下功夫的車企,在相同補貼金額的情況下,能少加一塊電池的,絕不多放。

相比車企對補貼政策的“算計”,讓人無法接受的還是“騙補”。

2016年是查騙補現象關鍵的一年,財政部等四部委對93家主要新能源車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並公佈了5家騙補車企名單,它們分別為蘇州吉姆西、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奇瑞萬達貴州客車和河南少林客車。涉及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超10億元。

但是後來查看,在93家車企中有72家存在騙補現象。騙補車輛總計達到76374輛,涉及金額共92.707億元,平均一輛車騙12萬元。據中汽協數據,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33萬輛,此次涉案車輛總數超過去年總銷量的四分之一,這意味著2015年每賣出4輛新能源車,就有1輛是騙補的。

具體騙補行為可分為:有牌無車、有車無電、標識不符還有關聯方及經銷商閒置、終端用戶閒置(領補後車輛閒置)五類情況。

這種造車行為,總結起來就四個字,唯利是圖!

一次“拒補”事件揭穿中國車企老底

這也是造成中國新能源汽車“大而不強”的根本原因。

而就這次大規模拒絕政策補貼的事件而言,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是打算繞過網絡審查機制,拒絕接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

早在2017年11月16日,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發佈《關於落實企業監測平臺與國家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平穩對接的通知》,要求2017年之後註冊登記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上傳運行數據,接受國家監督。

但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監管平臺累計僅成功註冊整車企業僅為403家,通過“平臺符合性檢測”的整車企業355家,通過“車輛符合性檢測”的車型只有5159款,與市場上空前盛世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顯然是背道而馳。

由此可見,仍有大量企業無視了這一監管機制,妄圖繞過監管平臺獲取補貼。很難說是車企對自己的產品不自信,還是根本就拿不出量產產品(這是對某些新造車企業說的)。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做大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良現象,比如部分車企騙補、地方倉促上項目盲目發展等。但實現新能源汽車的高質量發展,首先是技術要高,我們的企業要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尤其是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的自主開發能力,不斷推進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提升,降低成本,而不是鑽補貼的空子來降低成本,開發出更多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才是一家新能源車企走向成功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