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拒补”事件揭穿中国车企老底

如何评价中国新能源汽车?

《电动公会》在网上看到很多回答:“产销世界第一”、“政策支持力度最大”、“缺乏核心技术”、“骗补圣地”······

面面俱到,但缺乏一击即中。

相比之下,一位行业专家的表述最精辟:

“大而不强”

顾名思义,体量大,而产品力不强。

把这个标签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身上,相信很多行业人士都会表示赞同。

一次“拒补”事件揭穿中国车企老底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底有多大?

2015年,产销量分别超过34万辆和33.1万辆, 世界第一。

2016年,产销量分别为51.7万辆和50.7万辆, 世界第一。

2017年,产销量分别为79.4万辆和77.7万辆, 世界第一。

2018年前6个月,产销量分别为41.3万辆和41.2万辆,上半年表现远好于前几年,全年突破100万辆问题不大。

一次“拒补”事件揭穿中国车企老底

经过历年对比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是产销量还是增速,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

但就产品品质而言,我们还很难为这个所谓的“全球第一”感到骄傲。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于近日公示的《关于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初步审核情况》显示,在申请的230616辆新能源汽车中,有68949辆不符合补贴要求,达到总数的四成以上。

很多人会对此发出疑问,我们的新能源车企到底有没有在认真的搞产品?为什么不合格率如此之高?

一次“拒补”事件揭穿中国车企老底

我对这个看上去非常惊人的不合格量并不感到惊奇,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式以及我们国人长久以来在某些方面的劣根性,决定了这一必然结果。

近几年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各路投资者疯狂拿地建厂,从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国内共有超过200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落地,涉及投资金额10262亿元,已公开的产能规划达到2124万辆(严重过剩),这一数字还在疯狂增长。

放眼望去,很少有一个产业的扩张速度如此之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当了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繁荣背后的隐忧。

一部分车企或投资者布局新能源汽车的确是为了顺应未来汽车发展大趋势,但还有一大部分投资者纯粹是为了补贴而来。

一次“拒补”事件揭穿中国车企老底

那些整天围绕“补贴”打转的车企,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扩张产能,完全忽略自身技术积累。哪款车型政策补贴高,就生产哪款车型,还有部分造车新势力,讲故事,玩概念,疯狂圈地,拿个破概念车在各大车展上招摇撞骗好几年,就是看不到量产产品落地。

甚至有些地方城市盲目吸引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为了解决当地就业率,并不考虑是否具备基本的生产条件,只是为了救活当地原有的汽车产能和资源。试问,这样的车企造出来的产品,凭什么给你过审?

且不说那些没有技术积累的新造车势力,就连在汽车领域打拼多年的江淮、北汽、广汽、长城、御捷、海马、江铃、吉利等一线大车企,也有超过1000辆以上的车辆申请补贴被拒。他们为什么也没拿到补贴,难道是生产不出达到补贴要求的产品吗?

当然不是,这些车企大佬一个比一个鬼。比如,今年的补贴标准对续驶里程的要求第一档是150km~200km,补贴金额是1.5万元,很多车企就会出一款续驶里程是151km的车型;第二档续驶里程是200km~250km,补贴金额是2.5万元,一些车企就会奔着201km使劲。如此一来造成的后果是,

去年能拿到补贴的车型,今年一定拿不到,今年能拿到补贴的车型,明年一定拿不到。

一次“拒补”事件揭穿中国车企老底

在他们的商业逻辑力,只要能满足最低标准就行,其目的还是为了少出成本,多拿补贴。鲜有真正在产品品质上多下功夫的车企,在相同补贴金额的情况下,能少加一块电池的,绝不多放。

相比车企对补贴政策的“算计”,让人无法接受的还是“骗补”。

2016年是查骗补现象关键的一年,财政部等四部委对93家主要新能源车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公布了5家骗补车企名单,它们分别为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和河南少林客车。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超10亿元。

但是后来查看,在93家车企中有72家存在骗补现象。骗补车辆总计达到76374辆,涉及金额共92.707亿元,平均一辆车骗12万元。据中汽协数据,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3万辆,此次涉案车辆总数超过去年总销量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2015年每卖出4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是骗补的。

具体骗补行为可分为:有牌无车、有车无电、标识不符还有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终端用户闲置(领补后车辆闲置)五类情况。

这种造车行为,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唯利是图!

一次“拒补”事件揭穿中国车企老底

这也是造成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

而就这次大规模拒绝政策补贴的事件而言,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打算绕过网络审查机制,拒绝接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

早在2017年11月16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布《关于落实企业监测平台与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平稳对接的通知》,要求2017年之后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上传运行数据,接受国家监督。

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监管平台累计仅成功注册整车企业仅为403家,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整车企业355家,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的车型只有5159款,与市场上空前盛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显然是背道而驰。

由此可见,仍有大量企业无视了这一监管机制,妄图绕过监管平台获取补贴。很难说是车企对自己的产品不自信,还是根本就拿不出量产产品(这是对某些新造车企业说的)。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做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比如部分车企骗补、地方仓促上项目盲目发展等。但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是技术要高,我们的企业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尤其是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不断推进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提升,降低成本,而不是钻补贴的空子来降低成本,开发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是一家新能源车企走向成功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