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誼:燃油車不玩了,北汽沒戲!

“北汽就是走全面新能源化創新之路,燃油車不玩了,北汽沒戲,或者戲也不大”,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

徐和誼:燃油車不玩了,北汽沒戲!

7月20日,北汽集團召開新聞發佈會,從透露的信息來看,北汽集團已經將全面新能源化作為北汽自主的創新之路,徹底放棄傳統燃油車。在國家大舉進軍新能源道路時,北汽不惜一切完成轉型,將“全副身家”都押在純電動汽車上,對於傳統企業來說這種做法十分激進。

徐和誼還說,至7月31日止,北汽自主品牌在北京地區將全面停止燃油車的生產,至2020年在北京地區全面停售燃油車,全部銷售電動車,2025年在全國全面停售燃油車。

徐和誼:燃油車不玩了,北汽沒戲!

北汽不玩燃油車,很大程度上市“玩不起”了,北汽自主擁有四大品牌,北京品牌、紳寶、威旺和新能源數據顯示,2017年北汽四大品牌總共銷售23.6萬輛汽車,同比下降48.4%;而北汽新能源共計產銷10.32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98%,接近翻了一番,並一舉奪得全球純電動車銷量冠軍;而主力紳寶系列銷售僅為8.6萬輛,同比下降了57.2%。

從近四年的發展來看,你或許就知道北汽為何捨棄燃油車了。北汽自主品牌2014年虧損19億元、2015年虧損33.4億元,2016年虧損27.45億元,2017年更是創下虧損記錄的-75.01億元。連續多年虧損加重,估計沒有哪家企業能承受的了吧,快刀斬亂麻,不然再大的北京奔馳也難為北汽止損。

恰好國內新能源大發展,一個趁勢的轉型成就了北汽。另外,由於北汽燃油車銷量不容樂觀,工廠產能過剩,不得不選擇重組解決,原北汽紳寶工廠投產北京奔馳,產能向高端轉型。意味著位於北汽北京地區自主品牌基地已移交北京奔馳進行高端製造。

北汽集團此前已宣佈與戴姆勒達成合作投資計劃,雙方將投資119億建設北京奔馳新能源豪華車生產基地,該基地位於北京順義佔地面積106萬平方米,原為北汽紳寶生產基地,此前投產車型包括紳寶D70、X55以及北汽新能源EU260等。目前基地正在重組建設中,項目一期年產能15萬輛,計劃於2019年底首車下線,預計年產值500億元,未來年產能將根據發展需求擴充至30萬輛。

我們都知道北汽集團的主要盈利點是北京奔馳,近80%的利潤是由北京奔馳貢獻,北京汽車收入僅佔集團收入的13%。將過剩的產能轉投北京奔馳,有利於提升集團盈利,也協助戴姆勒新能源產品落地中國。

徐和誼:燃油車不玩了,北汽沒戲!

拋棄燃油車工廠和傳統燃油車,賭上純電動汽車,北汽自主目前還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電動車,形成有EX、EC、EV、EU、EH系列車型佈局,其銷量仍然脫離不了國家和地方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以及牌照限制的推動。

紳寶定位失敗盲目自信,靠薩博的技術生存;北京牌越野車基本山寨了牧馬人和奔馳G級的外觀設計,沒有過硬的技術實力;從微客進入乘用車領域的北汽威旺,基本沒有生存的空間。或者退一步說,北汽全面停產自主燃油車,對自身汽油機水平的認識還是很客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