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江南古镇马鞍山——桥中桥新说

往期回顾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点啦

桥中桥新说

“桥中桥”,一见名字便有几分新颖感,瞬间让人产生多种猜想,是否勾起人们对其文化内涵全真解读的饥渴,抑或实地考察的欲望?没有人可以预知。

桥是路的连接,它是人类原始交通的进步和延伸,尤其在山区和水乡,桥几乎无处不在。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从昨天走到今天,而注定不可改变地从今天走向未来。江夏虽属丘陵地带,但建桥的悠长历史和桥梁的拥有量,当不在一般地区之下。走过桥的人多,看过桥的人更多,但看过和走过“桥中桥”或“桥上桥”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假如你有幸去安山街的八一村,不妨去那座“桥中桥”上走一趟,定然会获得一分别样的新鲜感慨,也许萌发源源涌流的诗意亦未可知。

八一村近距安山街三公里,107国道南北向穿村而过,村委会驻地即设在紧邻107国道旁的枫树敖湾,交通极为便利。一为枫树敖湾地名的历史性文化地位,二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武昌县新农村曾经的惟一试点,犹如古今文化的重叠与融合,使八一村在区域境内的知名度颇高,在江夏诸多文献与史料中均有记载。如你在不经意中翻开黄文超先生的《江夏赋》,即能沐浴八一村枫树敖湾的文化光点。

在八一村村前不远处,有一条乡村农业自然灌溉沟渠,上面原建有一座人行石拱桥(按当时的设计功能,可供人推车和稍大的木架车通行)。因该地为华夏境内南北通达的一条重要古道,为了加强和扩充交通流量,适应于日益发展的车辆运载需求,在疏导和畅通中便民,维护交通秩序,早在明清时期,即由政府出资,在此修建了一座石拱桥(明清时期,我国的桥梁建筑艺术,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准。由于马鞍山出产层积砂岩——磨石,石匠业历来较为兴旺,就地取材修筑石拱桥,既有材料承压力和耐久的特点,又利于节约运输成本的经济概算,具有天然条件优越。在此修建石拱桥,皆为因地适宜的方案首选。所以,此桥应运而生。)这座石拱桥,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亦然坚如磐石,至今保存完好,是一个能供今人全面探测古代修筑石拱桥成形艺术不可多得的完整标本。这座并未入册中国建桥史的石拱桥,却没有像众多石拱桥那样,沉睡于蔓草荒烟之中,不尽地诉说往日的繁荣与辉煌,却依然发挥着时代交通运输的功能,倍受民众青睐。

自改革开放以来,八一村均走在江夏区前列修建了通湾公路,该桥在日益增流的现代交通需求中,不仅没有被时代路桥所替代,幸运地窥避了被损毁的命运,而且得到了新建与加固,翻倍地提高了交通承载力,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该桥在未加固新修之前,由于乡村车辆快速增多,各类小轿车、大卡车、拖拉机等重型车辆,均络绎不绝地从该桥上通过,极大地超越了原有的设计功能。经过不断增重增流的碾压,古桥已经凸显不堪负重之忧,损毁日益加重,甚至出现让人忧虑的坍塌之险,如是引起村街两级领导重视。对于该桥是否拆除新建或加固修筑,已经摆上政府议事日程,民众的期盼也日益强烈。在广泛征求民众意见的基础上,为了保护古桥建筑,传承历史文化,街村两级组织出台了在“保护原桥风貌不受损毁”的原则,计划在该桥桥面上重新加层铺设的建设方案,得到了普遍认同。于是,在原有的石拱桥桥面上,采用钢筋水泥现浇,增加了厚厚的一层水泥平板,在不依靠原有石拱桥的支撑下,完全具备承载可进入乡村的大型车辆运输重量的安全通行。为了保留古桥的风貌,建筑时尽量选用与原桥相同的石料,在外围砌筑出一层仿真层,达到新老两桥合一的风格。

自从石拱桥得到修筑加固后,原有桥梁的承载力不仅得到充分减压,而且可以说,新桥的设计运输使用功能,足以超越桥面宽度可通行的所有车辆的负重需求。如今的石拱桥,已彻底卸下了历史重负,只是作为新桥下历史性依托的文化层,它的文化性已远远涵盖了它的功能性。如假日偷闲来此一游,身在桥上依栏听风,看朵朵白云悠悠地在蓝天流过,看桥下叮咚弹唱的一泓清溪,倒映出如画的古桥身影,心灵之曲油然而生。尤其在明月之下,石拱桥圆圆的倒影和水中晃荡的月亮双圆媲美,美极绝极,真是人间难得一见啊!站在桥下,横截面远看这座桥中桥的两桥重叠,一圆一方,不禁令人感慨万千。该桥的设计和建成,无论是有意或无意,却将中国人内圆外方的传统观念,出奇制胜地实行了方位切换。在上方下圆的桥眼拱托中,任时光与清风共流,不知是否能引发人们新的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