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去庫存終結,金融風險令人擔憂,網友:房產稅有信兒了?

房地產到底怎麼了?關於房地產的爭論中不知不覺形成了兩大堅實陣營,有人不斷鼓吹樓市,貸款買房、假離婚騙房,無所不用其極,唯恐房子離自己漸行漸遠。而有的人驚呼房地產到處都是泡沫,不想也不敢買房,唯恐透支自己的未來。我們似乎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兩極矛盾中,忘了過去來自何地,也不知道未來將去向何方。

房產去庫存終結,金融風險令人擔憂,網友:房產稅有信兒了?

可是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樓市的價格在不斷攀升,房地產的擠佔了多方面的消費需求。目前,有95%的買房人群靠按揭貸款,首付比例至少在百分之三十。房地產價格與工資的差距問題在這個時候尤為顯眼,房價的增長超過了收入水平的增長,這種絕對數還在不斷地擴大之中,為了買房,很多年輕人將會揹負巨大的債務,消費水平被壓抑,就會導致需求不振。一種社會現象就很說明問題,很多產業特別是非必須消費品的產業出現了消費降級的現象,類似於省錢的APP大行其道,這就是真正的房貸危機,這種危機是由於消費的壓抑引起的,抑制擴大內需,對實體經濟也是一種打擊。所以說中國是將樓市槓桿用到了極限,已經存在一定風險了。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截止到現在,房價也普遍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幾乎所有的城市在過去的三年都漲了,哪裡還有什麼窪地存在呢,而這些經過瘋狂刺激的大中小城市其庫存也已經統統去了一遍,再去,結果只能是產生新的庫存。去庫存政策的目的達到了,但是涉房金融槓桿的風險卻數倍放大了。其一是房企負債,其二是居民房貸,其三就是地方融資平臺的土地抵押貸款。在房地產捆綁的中國經濟之下,我國的金融槓桿已經到了極限狀態。

房產去庫存終結,金融風險令人擔憂,網友:房產稅有信兒了?

除了房地產去庫存已經終結,還有金融槓桿的風險已經達到極限,這兩點之外,還有對匯率風險和經濟風險的擔憂,再加上目前的不動產登記已經實現全國聯網,國稅和地稅已經開始合併,這些是不是也為未來全面徵收房產稅,鋪平了道路呢。

綜上,房產分析人員認為,如果有剛性需求且應對風險能力較強,又有充裕的首付,買房可根據自身條件自由選擇。當如果還不具備買房能力,一心想著掏空六個錢包,破釜沉舟只為城市邊緣的一席之地,還希望可以三思而後行。事實上,對於沒有買房的同學來說,尤其是對於年輕人,不要把買房看成是唯一選擇,選擇租房也是多數人認可的形式之一,在58同城上輕鬆可以找到海量房源,有交通便利的,也有離公司近的,有周邊是學校的,也有配套設施完善的。當然租房也有煩惱,這些煩惱還要寄希望於城市管理的完善,出臺更多的規定來保障租住雙方的利益,那樣才會讓更多的人在城市安居、宜居。

房產去庫存終結,金融風險令人擔憂,網友:房產稅有信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