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論語》|人教版《先秦諸子選讀》之 《好仁不好學,其

一起學《論語》|

人教版《先秦諸子選讀》之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

【譯文】孔子說:“生下來就知道(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是上等的;學瞭然後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難而去學習的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難仍不學習,這種人就是下等的了。”


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我不是生下來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歡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知識的人。”


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

【譯文】孔子說:“只有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樣忠厚誠實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歡學習啊。”


一起學《論語》|人教版《先秦諸子選讀》之 《好仁不好學,其

4、【原文】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論語·陽貨》

對曰:“未也。”

“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譯文】孔子說:“仲由,你聽說過六種德行、六種弊病嗎?”

仲由回答:“沒有啊。”

孔子道:“坐下!我告訴你:一味喜歡仁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愚蠢(不應以仁愛之心對待的,卻以仁愛之心去對待);一味喜歡聰明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沒有準則;一味喜歡誠信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歡梗直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傷害人;一味喜歡勇猛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闖禍;一味喜歡剛強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


9、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譯文】古代學習的人是為了自己(增加學識,修養道德),現在學習的人是為了向別人賣弄。

一起學《論語》|人教版《先秦諸子選讀》之 《好仁不好學,其

【總結】以上五章裡主要講了學習的重要性,歸納起來有三點:

1、智力差異【原文】1

顯然,孔子承認每個人從出生起,他們的智力是有差別的。那麼,我們將如 何縮小,甚至是消除這種差別呢?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學習。也就是說,我們學習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縮小或消除智力差異。

2、充實自我【原文】2 、 3 、 9

孔子以自己的求學經歷為例,向弟子說明一個道理: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品德,都是通過自己不斷努力學習而得來的。也就是說,只有不斷努力學習,才能夠在知識品德等方面充實自我。這是我們學習的另一個原因。

3、學可去蔽【原文】4

一味的喜好“仁”、“智”、“信”、“直”、“勇” 、“剛”,都有各自的缺點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現偏差。彌補不足,學可去蔽,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三個原因。

7、【原文】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論語·學而》)

【譯文】孔子說:“品德高尚的人吃東西不追求溫飽,居住不要求安逸,勤於做事甚於言談,接近有道德的人來匡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8、【原文】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論語·雍也》)

【譯文】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從不把自己的怒氣發洩到另外一個人身上,也從不重犯早先犯過的錯誤。不幸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那樣的人了, 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

一起學《論語》|人教版《先秦諸子選讀》之 《好仁不好學,其

【總結】真正的好學之人,就應該不受限於外界環境,不管貧窮還是富有,都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勤做事慎言語,並靠近有道德的人來彌補不足。做到這些,才能像顏回一樣,不隨便遷怒於他人,做事不犯同樣的錯誤,成為真正的好學之人。

5、【原文】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論語·

泰伯》)

【譯文】孔子說:“一味謙恭而不拿禮來節制,就會會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禮來節制,就會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禮節制,就會犯上作亂、闖禍;一味直率而不拿禮來節制,就會急切而傷害人。在上位的人對父母、親族篤厚,那麼百姓就會為人所激發,興起仁厚之風;所以不遺棄舊友,老百姓就不會對人不厚道了。”


6、【原文】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於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

【譯文】子夏說:“要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輕女色;侍奉父母,能把自己的全部的力量拿出來;侍奉國君,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說的話要有信用。(這樣的人)雖然說他沒有去學習(文化知識),我一定要說他已經學習了。”


10、【原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

【譯文】孔子說:“年輕人在家裡就要孝順父母就孝順父母;出門就要敬重年長的人,謹慎而誠實廣泛關愛大眾而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幾點以後還有力量,就學習禮樂制度和文化知識。”


11、【原文】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論語·季氏》)

【譯文】陳亢問伯魚:“你在夫子那裡得到過與眾不同的教導嗎?”伯魚回答說:“沒有。曾經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走過庭院,他說:‘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懂得怎麼說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走過庭院,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懂得立身處世,立足於社會。’我回去就學《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

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問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聽說了學習《詩》的意義,聽說了學習《禮》的道理,又聽說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

一起學《論語》|人教版《先秦諸子選讀》之 《好仁不好學,其

【總結】孔子提倡的學習的基本內涵:

1、六言:仁、知、信、直、勇、剛(原文4)

2、仁、禮、文(原文5.6.10)

3、《詩》、《禮》 (原文11)

孔子所側重的學習,在於“修身”與“學禮”。

一是道德修養(修身):

重才輕色——完善自身

侍奉父母——竭盡全力

侍奉君上——不惜性命

對待朋友——誠實守信

孔老夫子告訴我們,學習,首先要學習做人,做一個有道德修養之人。這些修養,將體現在你平時的一言一行中,躬身實踐,方為檢驗的標準!以修養養性為根本,而後有餘力才學習禮樂規範和文化知識。

二是學禮,以禮規範

一個人的品質是要通過努力學習去完善的, 如果不加強學習,不善於運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剛這樣的美德,也照樣會出現大的弊病,害人害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