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听力损失?

01爱耳日的起源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02第19个“爱耳日”

2018年,以“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为主题,进入第19个“爱耳日”。

03如何预防?

由于人耳结构精细,极易受人体内部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各种类型的损伤,并且,听力损失不易察觉,通常是在产生交流障碍时才发现,这时,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的风险大大增加,那么如何预防听力损失?

防微杜渐

01优化生活方式

现代生活方式——包括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和低微量营养元素——增加了炎症失调和慢性压力的易感性。这些反过来又增加外周血中促炎细胞因子的数量,导致抑郁的情绪和疾病行为。

02定期检测听力

尽早发现,每年或2-3年时间到耳专科、听觉健康中心,做一次“行为反应测听(纯音测听)”---探查自己的听觉识别敏感度。当发现任何类型的听力损失,包括局部损失,需要寻求包括医学干预在内的防控措施,而不是等到听力损失导致听障(听不清楚)时才寻求帮助。早期发现的好处不仅在于节省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投入,更重要的是预防或者控制病症的严重性增长,确保“乐享听觉”。

03注意耳鸣

当出现耳鸣时,包括偶而出现的耳鸣、一过性耳鸣时,提示需要听力测试,有研究表明:听力损失人群中,耳鸣是最早出现的信号或症状。

04避免声损伤

控制声损伤:现代生活环境中,声音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近。有调查显示:长期使用耳机的学生中,超过90%的出现听力损失的趋势;有一项城市环境调查显示:长期处于交通环境中,噪声水平较高,会导致听力损失发生率增长;在一项听觉技术研究中,科学家们试图在帮助人类抵御“噪声”,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未来,可避免更多的“耳聋”与“听力残疾”发生。

05多与耳专科医生打交道

绝大多数耳部病症无法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并且,患者主诉的症状所提供的信息通常不够完整,甚至是错误的,需要经验丰富的耳专科医生结合耳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解释与风险评估!接受耳专科医生的指导和帮助,收益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