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地名,國人聽到後都怒了,要求其改名,卻反過來嘲笑我國

對於日本,很多人心裡對其都是充滿著憤怒,二戰時期日本對我國犯下了種種罪行,慘無人道。二戰戰敗後,日本雖然無條件投降,但二戰罪魁禍首裕仁天皇竟然在美國及二戰太平洋總司令阿克麥瑟的庇佑下毫髮無傷,將所有責任全部推給了首相東條英機等人身上,自己卻能夠獨善其身。更令人氣憤的是,二戰後日本依舊恬不知恥,篡改教科書,企圖粉飾太平。

日本有一地名,國人聽到後都怒了,要求其改名,卻反過來嘲笑我國

如今,二戰已經結束幾十年,很多國人喜歡到日本旅遊,但是當經過日本本州島西部的時候,國人聽到當地的地名,都會立刻憤怒起來,因為當地的名字叫做“中國地區”。是的,你們沒有聽錯,是我們國家的名字,而且後面還加上了“地區”兩個字。國人一聽很生氣,日本也欺人太甚了,竟然用這種方式來挑戰我國,其實,關於這個“中國地區”在日本是有歷史可溯的。

日本有一地名,國人聽到後都怒了,要求其改名,卻反過來嘲笑我國

早在日本中古時期,本州島西部的鳥取、島根、岡山、廣島和山口這五個縣由於戰亂較少,而且人文藝術和經濟發展較其它地區好,於是當時日本人就將這五個縣合稱為“中國地區”。但是這個名字和我們國家的名字重複了,因此,我們國家多次要求其改名,誰知道日本竟然不聽,並且還振振有詞。

日本有一地名,國人聽到後都怒了,要求其改名,卻反過來嘲笑我國

在他們看來,“中國”這一個稱呼是到了民國時期才確定的,而在民國之前,我們國家都是用朝代來稱呼的,比如唐朝、宋朝、明朝和清朝,並沒有將固定的使用“中國”這個稱呼。日本認為,他們的這個“中國地區”比我們還要早起名,為什麼要改呢?而且他們一直都用“中國”的英文“China”來稱呼我國為“支那”,這個稱呼帶有對我國的輕蔑之意,聽起來讓人覺得很不禮貌。

日本有一地名,國人聽到後都怒了,要求其改名,卻反過來嘲笑我國

直到二戰失敗後,日本才願意修改“中國地區”的稱呼,將其改為“山陽山陰地區”,而且,隨著戰後兩國之間的交流,他們才慢慢的接受了中國就是一個國家,而並非他們那個小島上的一個地區。不過,由於當地有些人還是喜歡原先的叫法,因此他們總是會說自己是來自“中國地區”的日本人。

日本有一地名,國人聽到後都怒了,要求其改名,卻反過來嘲笑我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