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梅姐:想生二胎的父母,如何讓大寶歡迎二寶的到來?

因為上篇關於“支持取消家庭生育限制”的文章,我被罵得很慘。這說明,生養孩子這件事,現在還是很多家庭的痛處,以至於一個小話題就能牽動這份痛。

當然,我尊重不婚,尊重不育,也尊重堅持獨生,尊重每個人的生活意願,正如評論區一位朋友所說,大家“見仁見智”即可。

只是,對於想生育的家庭,我也想分享我作為過來人的經驗,僅此而已。

冬梅姐:想生二胎的父母,如何讓大寶歡迎二寶的到來?


“如果生育權迴歸家庭自主,你會生幾個?”

這是某微信公眾號文章尾部做的小調查,數據顯示的結果很是明晰:生育二胎的投票最高為1383票,佔據29%;獨生子女選項緊隨其後,1254票,佔據26%;“不生”排在第三,1154票,24%。

有意思的是,雖說調查裡生育二胎的意願很高,但現實中獨生子女家庭的比例依舊不小。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獨生子女人口總量早已超過1.45億人。與此同時,我國2017年比2016年出生人口減少了63萬人,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下降了0.52‰,僅為12.43‰,比日本的出生率還低,人口自然增長率更是下降到5.32‰這一驚人的低生育水平。

如果說二胎政策開放前的低出生率,更多是源於政策限制,那麼二胎政策開放後的低生育率,則更多是因為家庭的自主選擇。自主選擇裡涉及的考慮因素很多,經濟、精力……其中,有不少父母是因為擔心自己對大寶的愛會隨二寶的到來而減少,故而選擇放棄二胎。至於網絡世界,類似的聲音和言論更多,無不是深深透露出自己對“一碗水端不平”的擔憂。

冬梅姐:想生二胎的父母,如何讓大寶歡迎二寶的到來?

可,愛就意味著獨佔和專寵嗎?

存在這樣擔心的父母,是否自己在對愛的定義和了解上,就已經出現偏差?

父母最需要教育和引導孩子的一點,難道不正是能夠容得下別人,容得下天地嗎?

但坦白講,我也能理解這種擔心的由來。

畢竟,我時不時也會在媽媽社群裡看到這樣的一些訊息:

某媽說自己和先生計劃生二胎,但自己的大寶不允許,現在好糾結;或者某寶威脅他爸媽說,如果你生弟弟我會把他掐死;社會新聞就更“嚇人”,一個12歲的女生,因為無法接受父母打算生二胎的事實,便選擇以跳樓的方式來“反抗”.....

因此,對於那些想生不敢生的父母而言,如何根據大寶的天性和性格特徵做好思想工作,便顯得尤為重要。

我之前分享過的陪孩子閱讀繪本(《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之《我想有個弟弟》)是一種方式 ,但還有另外一類情況,特別需要父母給予的高度重視和引導——一些不懂事的親朋好友,在大寶面前有意無意地說出“你媽媽如果生老二,你就不受寵啦,或者說你媽媽就不愛你”這樣的話。

人言可畏,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還有什麼事情會比“失去媽媽的愛”更恐怖?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即便是最初滿心歡喜期待弟弟/妹妹來臨的孩子,長時間在這種過火玩笑的“襲擊”下,也難免會心生嫉妒和恐慌,更別說那些原本就不贊成父母生二胎的孩子。

冬梅姐:想生二胎的父母,如何讓大寶歡迎二寶的到來?

問題是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管不著,也很難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及時干涉。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更多是防患於未然,除了儘可能地跟親朋好友打好招呼,最重要的,是提前給大寶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和情緒引導。讓大寶明白,弟弟/妹妹的到來,是和他一起分享成長,而不是減少甚至剝奪父母對TA的愛。

以我家大寶為例。鑑於大寶是一個感性的孩子,我是這麼跟他說的: 愛不是一個東西,它不像一個枕頭、一個月餅只有這麼大,它是一種能量,而能量是不能夠以面積來計算的;愛是你愛更多人,你的能量就越大,所以地球上能量最大的人,就是能全力去愛別人的人。

事實證明生活裡“喜歡開玩笑”的人蠻多,後來,還真就有人當著我的面問大寶:你有弟弟啦,你媽媽對你的愛是不是變少啦?結果大寶的回答出人意料:媽媽只有我一個孩子的時候,愛只有這麼大(他用小手在自己的身上劃拉一下),但有兩個孩子的時候,她的愛就這麼大(他又在空中大大地比劃了下)。愛是能量,愛不是東西。

那一刻,我既感動又自豪。

小小的他,在被“挑釁”的情況下,心裡也會不舒服,但他不僅選擇了說服自己,也選擇了捍衛身為媽媽的我。這讓我更加堅信每個孩子都是純真善良的,都是可以被很好引導的,不管TA是什麼類型的人格特質。

此外,需要感是接納的第一步。朋友家的大寶六歲,男孩,逆思特徵很明顯,經常不按常理出牌。朋友發現,多數時候,激將法式的引導對他很奏效。一次,他們一家三口到另一個二胎家庭(倆男孩)做客,結果三個男孩差點打起架來。回家途中,朋友對大寶說,哎呀,兩個孩子真鬧騰,你可千萬不要叫我們給你生弟弟妹妹,以後要跟人家打架,自己想辦法把身體鍛鍊好,一個對付倆,沒人幫你的哦。6歲的孩子一聽不幹了:不行,你們也得給我生個弟弟,幫我打架。

幫忙打架是虛,想有個弟弟的願望卻成功在孩子心底生根發芽。你看,瞭解孩子、能好好跟孩子說話的能力多重要啊。

話說回來,某種程度上,那些還未跟孩子溝通,便在心底告訴自己二胎會削減對大寶愛的父母,其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們希望用“完滿”的愛,讓孩子沒有後顧之憂地成長;一方面,他們不僅用自己的思維限制住自己,同時還將孩子限制在框框裡,覺得二胎對孩子的成長有害。

的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需要被珍視與呵護,父母理應滿懷溫柔,理應未雨綢繆。但有時候,會不會真的只是,我們自己小看了孩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