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型保險到底虧不虧?

如果不發生保險事故,保費就拿不回來了

對於消費型保險產品,投保人多有這樣的疑問。當支付的保費存在“覆水難收”的可能時,大家更傾向於選擇返還型產品。

就算不發生保險事故,返還型產品到達一定年限後也能拿回保費,沒有經濟損失顯得更“划算”,但真的是這樣嗎?消費型的保險到底虧不虧?

消費型保險到底虧不虧?

消費型保險是什麼?

消費型保險是指客戶跟保險公司簽定合同,在約定時間內如發生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保險公司按原先約定的額度進行補償或給付;如果在約定時間內未發生保險事故,保險費用也就“消費”掉了。

簡單來說,就是花錢買份平安,保險期限內平平安安,你交的保費就算消費掉了,沒得返還。

消費型保險到底虧不虧?

舉個例子

我們日常坐飛機和汽車隨票買的短期意外險,整個旅程平平安安,下了車就作廢了,也不會將購買時的保費返還給你,但是如果一旦發生意外,這幾塊錢幾十塊錢的消費就將起到大作用。

消費型保險都有哪些產品?

1、消費型意外傷害/意外傷害醫療險(常以“簡易保險卡單”形式組合出現)

2、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

3、消費型定期壽險

4、消費型住院費用報銷/津貼保險

5、旅行/留學綜合保障保險(常通過保險網站直銷、旅行社代銷)

6、大部分家庭和企業財產險

7、商業性車險(非交強險)

8、附加類門診和住院醫療保險

9、團體人身保險

從上面消費型保險產品分類不難看出,車險和消費型的人身保險同屬於消費型保險,但是很多人毫不猶豫的給自己的車子買汽車保險,卻不願意花錢給自己上保險。

消費型保險到底虧不虧?

首先,正確認識購買保險的目的,保險的本質是保障,是風險管理,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所以,消費者需要明確自己購買保險的目的,很多人糾結於保險給自己帶來的“收益”,這是不對的!

保險最原始的作用就是為了“風險轉嫁”, 保“萬一”,而不是“投資”。而

保險期間健健康康順順利利,沒有發生意外就是最大的收益。

消費型保險到底虧不虧?

其次,明確消費型保險和存錢的區別,購買消費型保險和存錢看病有很大不同。存錢是為了保證在一定情況下暫時性的解決當下的問題。

但是萬一遇到意外或身患重病,收入中斷,用攢下的錢去看病,不僅無力繼續存錢,後續也可能會遇到

攢下的錢花完導致無法繼續看病等情況。

而消費型保險每年交納一定的保費,遇到大病、重疾、死亡等情況,可隨時提供遠高於保費的急用資金,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大的保障。

消費型保險到底虧不虧?

最後,應該看到消費型保險的優勢

①消費型保險的槓桿比例大(槓桿率 = 保額/保費,槓桿率越高,產品性價比越高) ,

一般情況下,定期比終身槓桿高,消費型比儲蓄型、分紅型槓桿高。消費型保險讓消費者用盡量少的錢,來獲得保障利益最大化。比如1000元保費可能擁有大概10萬到50萬的保額。

②消費型保險結合社保報銷一般可獲得最大的報銷比例70%-100% ,有的自費項目也能報銷。

消費型保險的選購要點

一方面,對於預算充足的家庭來說,消費型保險可以與期交型產品搭配選購,共同組成一個家庭完善的保障。

以三口之家為例:夫妻雙方和孩子可以選擇期交型高保額重疾險搭配一些消費型重疾險高保額的醫療險,再加上一家三口的意外險

(包括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基本就能覆蓋家庭未來面臨的主要風險了。

消費型保險到底虧不虧?

另一方面,對於預算不多的家庭來說,因為沒有多餘資金支付較高的保費,就可以通過投保年交保費較低、保險期短、利於靈活調整的消費型健康險來實現未雨綢繆。

比如:先選購消費型意外險搭配保障20-30年的消費型重疾險保底過渡。

專家建議

讓保險迴歸它的本質。

其實消費型保險更好地體現了保險的價值,做到了“低保費,高保障”。只要投保時結合自身情況有所側重的購買,就能提供實實在在的保障。

有任何與保險相關的問題,匯全保十分樂意為您解答。

不會選保險?看不懂保險合同?不用愁!

專業保險顧問免費為您量身定製屬於您的保險方案

你還在等嗎?點擊 ↓ ↓ 藍字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