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企業加速「出海」未來可期

中国快递企业加速“出海”未来可期

中國快遞企業加速“出海”未來可期

解筱文

近來,中國快遞物流各路領軍企業蓄勢已發,加速“出海”節奏。菜鳥物流持續加碼末端物流服務,加快構建全球72小時必達的物流網絡;剛獲谷歌投資的京東集團稱未來10年,將以物流打頭陣,瞄準供應鏈服務全球化,實現48小時中國通達全球。已在海外上市的順豐、圓通、申通、韻達、德邦等主要快遞物流企業,也持續鎖定全球物流供應鏈頻頻發力,加快海外擴展。

我以為,快遞業作為電子商務生態鏈重要的支撐基礎,在電商全球化發展浪潮和中國政府力推跨境電商發展的新時代,加速出海,搶灘佈局,屬大勢所趨,勢在必行。這是全球經濟化發展對快遞物流市場發展的“倒逼”,也是電商快遞企業基於中國國內市場“紅海”競爭環境下新的發展“突圍”。

中國快遞企業加速出海,可助推中國電商國際化發展,進一步穩固中國作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電子商務市場地位,加快國內國外市場融合發展,為中國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成長機會和現實收益。據海外機構最新預測,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1.55萬億美元,未來5年內的複合增長率預計為23.12%,到2022年將飆到3.58萬億美元,市場前景極為廣闊。

從整個發展大局和戰略層面看,中國快遞企業“出海”之路,充滿機遇,大有可為。但從具體國家和地區的營商環境、政策法規、國別文化等觀察,中國快遞業“出海”謀發展也存在不少現實難題。

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受制於較高的勞動力成本支出,將制約中國快遞物流企業在海外良性經營發展,若運作不當,則可能產生較大虧損,而“為人作嫁衣裳”;在一些非發達國家和地區,受制於運輸載體、商業誠信、地區局勢等不利影響,物流超時、貨損、貨差、貨盜等問題嚴重,可能會影響快遞電商品質,快遞企業可能在前期安全管理、質量控制、市場開發等方面需要較大“鋪墊”投入。

中國快遞企業藉助中國電商全球化發展勢能,緊跟“一帶一路”倡議,扎堆出海,搶攤登陸,在與國際物流巨頭企業同臺競爭,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中,首先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要加強監管、注重引導和海外協調,幫助中國快遞物流企業化解國際物流和貿易中超越企業層面的共性難點問題,並促進中國企業彼此間加強戰略合作,注重服務分工和產品分工,儘可能避免海外同質化惡性競爭,爭取抱團取暖、有分有合、有進有退參與海外競爭,實現合作共贏發展。

其次,快遞物流企業要加強國際市場預測、風險研判防控,積極跟蹤研究,根據自身企業實際,理性“出海”揚帆,穩健發展,減少跟風冒進,盲目“燒錢”。在將中國國內成熟快遞物流發展模式複製到境外中,注重結合國外實際情況,“一地一策”因地制宜設置落地方案和經營發展模式。

再次,“出海”快遞物流企業需要充分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以電商平臺企業為依託,運力資源企業為基礎,以資本化發展為動力,注重整合國際快遞物流產業鏈資源,實現與國外優秀企業利益綁定,形成命運共同體,增強抗風險能力,提升經營發展質量。

最後,中國快遞物流企業加速“出海”要持續加強管理運作、物流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深耕國際市場,探索國際化、標準化、差異化的快遞物流模式,形成自我主導的物流核心能力,努力在國際標準、產品標準、知識產權等方面爭取話語權,從國際物流產業鏈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從細分領域向全鏈條覆蓋。

總之,從全球快遞物流市場競爭看,烽煙四起,國際巨頭林立,由中國本土出發,挺進國際市場的中國最優秀快遞物流企業,比起在國內“攻城略地”般擴張,加速“出海”並非一帆風順,需要戰略智慧和靈活戰術,以破解難題,化危為機,迎接發展挑戰,在搭建“全球買”和“全球賣”的自由貿易國際快遞物流通途中持續創造可觀的企業效益,帶動中國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本文系《物流時代週刊·資源與物流》專稿)

解筱文:戰略學者。主評時政、商業、鐵路、文化。微信公眾號:zgmjply(中國民間評論員)

中国快递企业加速“出海”未来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