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有意識的支配自己的行動,這個方法可以借鑑

教孩子有意識的支配自己的行動,這個方法可以借鑑


在現在的家庭裡,孩子少,一家人都圍著孩子轉,尤其家裡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說隔輩親,不管孩子有什麼要求都無條件的順從,就怕孩子不高興,不知不覺養成的他(她)們的“牛脾氣”。

相對於男孩來說,女孩比較脆弱、嬌氣、意志力差,而且承受挫折能力不強,這很容易導致她們發脾氣。

教孩子有意識的支配自己的行動,這個方法可以借鑑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一些年輕父母抱怨說,“稍不如意,脾氣就上來了。打也不聽、罵也不靈,哄她吧,她還更來勁!”

有些父母覺得這樣的孩子簡直無藥可救,索性就用自己的壞脾氣去好好教訓她一番,但是後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樣的情況下次還會出現,並且會在孩子內心留下創傷,傷害彼此發感情。

教孩子有意識的支配自己的行動,這個方法可以借鑑


生活中,確實有不少這樣的孩子。壞脾氣是孩子缺乏自制力的表現,自制力是能夠完全自覺的。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支配自己的行動是意志的重要品質,是情商的重要因素。

那麼對孩子的“牛脾氣”,家長應該怎樣處理呢?芸芸父母的做法大家可以借鑑一下。

教孩子有意識的支配自己的行動,這個方法可以借鑑


一天晚上,一家人正在看電視,芸芸突然想吃冰淇淋。但是已經很晚了,商店都關門了,爸爸媽媽試圖跟她解釋,勸她明天再吃。

可是,芸芸的脾氣卻上來了,倒在地上大哭大叫,用頭撞地,用手到處亂抓,用腳踢所有夠得著的東西..

爸爸媽媽被氣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們努力剋制住自己的火氣,暫時沒有任何語言和動作。芸芸已經叫喊半天了,她奇怪的發現,居然沒有人理她。於是,她又重新按她剛才的“表演”鬧了一番。這次爸爸媽媽坐了下來,靜靜地看著女兒,仍沒有任何語言和動作。

芸芸不服氣地又開始了第三次“表演”,然而爸爸媽媽還是沒有任何表示。最後,芸芸大概也覺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實在是太傻了,於是,她自己爬起來,回房間睡覺去了。

從此,芸芸再也沒朝別人亂髮脾氣,她的亂髮脾氣因為沒有得到強化而自然消失了。

教孩子有意識的支配自己的行動,這個方法可以借鑑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一定的脾氣,但是有些脾氣是不好的,不良的脾氣養成後會對他人造成不良的影響,孩子的“牛脾氣”就是父母、長輩溺愛的結果。

當你孩子“牛脾氣上來的時候,千萬不要上前制止,或者勸解。”如果那樣做的話,孩子會更容易撒嬌,長久以往脾氣會更倔犟。此時父母需要做的是冷觀,就像芸芸父母那樣,孩子就會在一種嚴肅的氛圍中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漸漸收斂起自己的“牛脾氣”。

當孩子情緒不好而亂髮脾氣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不能火上加油,更不應該用過激的話和粗暴的行為制止她,而是等到孩子平靜以後,再去耐心地和孩子談話來慢慢開解她。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發脾氣是沒用的。

教孩子有意識的支配自己的行動,這個方法可以借鑑


要是孩子在眾目睽睽下發火,家長一定不要順從她。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也有自己狡詐的辦法,她們往往掌握了家長愛面子的弱點,家長要儘量避免讓孩子知道這個弱點,如果孩子在眾人面前提出過分要求,家長可以間接地答覆她,告訴她回家以後或者是客人走了之後再說。但是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幫助她。

如何改掉孩子亂髮脾氣的壞習慣,或是對孩子發脾氣採取什麼樣的對策才是可行的?

一是不能向孩子“俯首稱臣”,二是當孩子發脾氣時,適當地採取“橫眉冷對”的方式,三是父母“以身作則”,讓孩子從榜樣身上學到正確的東西。

可以告訴孩子:“你生氣沒有關係,可以用語言而不是用行動來告訴我,到底是什麼事情讓你生氣了。”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傾訴,讓她知道,只要她願意,爸爸媽媽隨時都可以與她交流。

教孩子有意識的支配自己的行動,這個方法可以借鑑


讓孩子知道如何看待生活,讓她們明白,人的生活中有快樂也有煩惱,有順心也有不順心。沒有事事如願的,也沒有天天不開心的,要快樂的生活,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