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憲法修正案③:實現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願的高度統一

解读宪法修正案③: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由憲法及時確認黨和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以更好發揮憲法的規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是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的基礎上,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及時把黨的指導思想確立為國家的指導思想,真正實現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願的高度統一、對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人民幸福至關重要。準確理解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願的高度統一,必須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三者具有本質上的共同性。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擔當和歷史使命,集中表現在國家意志的表達和兌現、人民意願的代表與實現,三者高度統一。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已經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風險和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充分體現了黨的先進性,充分說明了黨的先進性本質與國家繁榮發展之間高度契合,黨的主張滿足了國家利益的需求,黨的執政地位為人民充分認可。人民認同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是基於相信黨的性質宗旨與國家利益高度契合。中國人民從心裡渴望中國共產黨站在新起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率領中華民族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三者在憲法中實現高度統一。憲法與黨的領導、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是實現黨的領導力的內在要求,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載入憲法總綱,是在原有基礎上新的強化、深化和拓展,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本性、全面性、時代性。憲法是人民的憲法,憲法作為法之統帥、法律之母,其生命力就在於能否成為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憲法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在我們黨治國理政實踐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堅持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有力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有力促進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程,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此次憲法修改把黨的十九大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納入國家根本法,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願,實現了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願的高度統一。

學習憲法、尊崇憲法,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才能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事實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充分發揚民主,領導人民制定出體現人民意志的憲法,領導人民實施憲法。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行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各級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增強憲法觀念,依照憲法法律行使職權、履行職責、開展工作,恪盡職守,廉潔奉公,自覺接受人民監督,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憲法法律實施作出貢獻,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只有領導幹部帶頭履行憲法規定的各項義務,才能在全社會樹立憲法權威,讓憲法成為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遵循的行為規範。

只要我們切實尊重和有效實施憲法,人民當家作主就有保證,黨和國家事業就能順利發展。反之,如果憲法受到漠視、削弱甚至破壞,人民權利和自由就無法保證,黨和國家事業就會遭受挫折。這些從長期實踐中得出的寶貴啟示,必須倍加珍惜。

(作者胡業勳系四川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