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只有打才会让孩子听话,我应该接着打吗?

我发现只有打才会让孩子听话,我应该接着打吗?

后台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孩子现在六岁半,上小学一年级,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被老师罚站,还不以为然。

孩子爸爸脾气暴躁,孩子不对就打,但现在也就他爸爸一个人能管得住。

我们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

我发现只有打才会让孩子听话,我应该接着打吗?

我想你更想问的其实是:我发现只有暴力才可以让孩子听话,那我是不是也要这样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孩子不愿听我们的

很多时候其实是因为,我们的需求跟孩子的需求产生了冲突。

你希望孩子去睡觉的时候,孩子还想再蹦哒一会儿;

你希望孩子立刻上桌吃饭的时候,孩子还想再看一会儿电视;

你希望孩子在餐厅安静地吃饭的时候,他却想要在座位周围跑来跑去……

孩子可能还没有办法体会到什么叫规则,为什么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他只想恣意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趋乐避苦是人之本能。

可是,你软硬兼施都搞不定孩子,分分钟变身恶魔,轻则咆哮,重则暴揍。

还美其名曰----这个孩子太不听话了,所以必须得教训教训他!我打他,是为他好。

孩子想看电视不让看,哭闹不止就是无理取闹!

你一见孩子哭闹就暴跳如雷,打他一顿就是正义的化身?

这是强盗逻辑!

父母处理不了自己的情绪,就暴跳如雷打孩子;跟孩子处理不了自己的情绪,就赖地耍泼,说到底,其实是一回事。

我发现只有打才会让孩子听话,我应该接着打吗?

其次,就算孩子最后在暴力镇压之下屈服,他得到的经验也是:

我很弱小,爸爸很强大,所以要听他的,这个世界谁强大谁说了算。

孩子最初与父母的关系就是他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在和妈妈的关系里,他可以欺负妈妈,为所欲为,因为妈妈太弱了,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和爸爸的关系里,他是被欺凌的对象,要学会暂时的屈服,因为爸爸比较强大,会揍他。

他会用同样的模式去理解这个世界----碰上比我强的就乖乖被虐,碰上比我弱的就可以随意碾压。

我发现只有打才会让孩子听话,我应该接着打吗?

老师,很显然,跟我妈一样,她又不敢打我,我一点都不怕她,为什么要听她的呢?

你说罚站?罚站有什么好怕的?可能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多站几次就习惯了。

孩子暂时调整和约束自己行为的唯一动力是逃避惩罚,所有的改变都是被动的,一旦惩罚消失,所有的不良行为全都变本加厉地跑回来了。

孩子根本没有改变的意愿,自控能力越来越差,最后变得顽劣不堪。

我发现只有打才会让孩子听话,我应该接着打吗?

法西斯统治只能培养出两种人:反法西斯战士和奴才。

从小经常被打骂的孩子,会形成两种极端人格:

1. 性格倔犟的孩子在潜意识里认同施暴者。

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导致对别人施暴,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性格怯懦的孩子在潜意识里认同受害者。

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表现出软弱的顺从意识,进而形成懦弱自卑、胆小怕事的性格。这样的后果,将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提问中的这个孩子很明显属于前者,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发生改变?

说一个我从自己身上发现问题的例子:

傍晚,儿子放学回来发现他从淘宝上买的狙击枪玩具到了,放下书包就开始摆弄他的新玩具。

我从厨房探出头来说:“亲爱的,赶紧去洗澡了。”他头也不抬,直接回了一句:“不要!”

过了五分钟,见他还没动,我又说了一句:“快去洗澡,不然作业又要做到十一点了!”

他还是不为所动,直接扔给我两个字:“不要!”

又过了两分钟他还是没动。我被气炸了,冲到他面前,按捺住想要吼他的冲动,质问他:“你到底有没有听见我说话?”

说出这句话,我自己瞬间愣住了!

我发现只有打才会让孩子听话,我应该接着打吗?

我问他有没有听见我说话,可是我自己有没有听见他说话呢?

他也很明确地说了两遍“他不想现在去洗澡”。

我们总是把对错凌驾于一切之上,可为什么我总是对的,而他总是错的呢?

我发现只有打才会让孩子听话,我应该接着打吗?

为什么我的要求是正当的,而他的需求就完全不重要呢?

我们总是抱怨孩子不理解不尊重我们,可是我们自己几乎根本没有真正尊重过孩子。

想到这里,我怒气全消,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亲爱的,刚收你的新玩具,所以很开心很激动是吗?你现在需要一些时间来摆弄你的新玩具,让自己的激动消退一下,是吧?”

“嗯!”孩子还是没有抬头,不过我感觉他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内心似乎有东西被触动到了。

我咬咬牙,试着放下对作业的焦虑,今天就让他玩个够吧!“好吧,那你再玩一会儿,等你玩够了,就赶紧去洗澡,行吗?”

出乎意料的是,我转身进厨房不到三分钟,他就放下手中的玩具,说:“妈,我去洗澡了!”

我发现只有打才会让孩子听话,我应该接着打吗?

跟孩子沟通,首先,学会尊重孩子,才能让他有改变的意愿。

为什么要改变自己,为什么要自我约束,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为什么要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发现只有打才会让孩子听话,我应该接着打吗?

因为有人在乎我的感受,有人试着理解我,有人愿意尊重我。

其实很简单,当我感受到爱的时候,我也愿意用这种方式来爱别人。

第二、当孩子的需求不太恰当的时候,学会温柔地坚持。

温柔,是对孩子的尊重。

不论他怎么闹如何不配合,都不发脾气,用平和的态度回应他;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是尊重孩子;

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坚持,是对自己和情境的尊重。坚持的立场,让孩子明白底线在哪里,尽管伤心失望,也必须遵守规则。

孩子看着动画片,就不想去做作业了。如果电视被强行关掉,孩子的失望、委屈、愤怒一股脑涌上来,哭闹是正常反应呀。

对父母们最大的挑战是,孩子满地打滚哭闹不休的时候,你还能不能纹丝不动心平气和。

因为只有你自己不被激怒,你才有空间去容纳孩子的情绪。

我们可以抱着孩子说:

“动画片还没看完,电视就被关了,真的好生气、好委屈呀!妈妈知道你很难过,难过的时候可以哭一会儿。

来,妈妈抱抱,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想把动画片看完,可是你现在是小学生了,得把作业完成了,才可以看电视哦。”

我发现只有打才会让孩子听话,我应该接着打吗?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

每次犯错,孩子都会觉得挫败自责沮丧,可是还要面对严厉的惩罚,这无疑就像把一个摔了一跤的孩子继续推向一个孤立无援的深渊。

反之,当孩子犯错之后,有人愿意陪着他,帮助他去采取一些有建设性的行为来弥补过失,孩子就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力量,重获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