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買房人注意啦!「拼多多」騙了「3億人」?樓盤要搞「貓膩」

這2天,我想很多人都被電商行業的一大熱門事件甚為關注,就是“拼多多”平臺的產品出現“山寨、偽劣”的商品,

很多媒體以及消費者開始疑議四起,並質疑其平臺創始人“黃崢”。

7塊5的奶粉、200塊的冰箱、300塊的電視……自拼多多美股上市以來,假貨、山寨的質疑聲愈演愈烈,創始人也紛紛出來回應市場質疑。如今,這一話題已引發監管出手。

對於拼多多,我想很多網友是近2年才接觸到的,這個僅僅才創業3年的產品,不僅實現了月銷千億的逆天紀錄,還迅速在納斯達克上市,一躍成為國內第七大互聯網公司,創始人的身家躋身全國前二十。

徐州買房人注意啦!“拼多多”騙了“3億人”?樓盤要搞“貓膩”

在拼多多上買過商品的網友都有一個共同的感知,那就是“價格極低”並且還可以找好友進行拼單,又可以省下一筆錢,而至於質量好不好,我想,買過的人心裡應該比誰都清楚。

“價格便宜”這無可厚非,不管是網絡經濟還是實體經濟,在商品市場總會分出個“高低檔”,但一旦出現“偽劣”的商品那就不僅僅是產品檔次的問題,而是責任和信譽的問題。

徐州買房人注意啦!“拼多多”騙了“3億人”?樓盤要搞“貓膩”

作為樓市的編輯,這就會讓我聯想到“商品房”市場。房子也是市場經濟的一種商品,只是它在人心中的財富分量要遠遠高於生活商品。

近來,徐州部分項目樓盤出現“劣質”的樓盤頻頻被爆出,最為嚴重的就是徐州東區某樓盤出現“樓歪歪”,整棟樓的傾斜率達到了7%,超過規範限值要求,不符合規範要求,對房屋的安全性有明顯不利影響,導致業主“住也不行,賣也不行”。

這對於購房者來講,將會是財產的極大損失,“死不承認後,最終鐵證如山”勉強承認,而某負責人給的策略卻是:

“那就找二手房中介,現在趕快賣掉”。

我想說的是“你是毒梟,難道中介就應該是蠍子嗎?”

徐州買房人注意啦!“拼多多”騙了“3億人”?樓盤要搞“貓膩”

拼多多創始人創建平臺的初衷是"五環內的人理解不了的"、"消費升級不是讓上海人去過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讓安徽安慶的人有廚房紙用、有好水果吃",針對的消費群體是真正的廣大群眾,這一點可以說是其成功的根基。

“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

就註定了大千世界,80%的人註定要過普通的生活。

對於目前徐州樓市來講,房企更應該做的是“真正需求性價比高的樓盤”和“改善需求的品牌樓盤”。

徐州買房人注意啦!“拼多多”騙了“3億人”?樓盤要搞“貓膩”

什麼叫做“性價比樓盤”?

舉個例子,“我在商場買個電視,我不需要什麼品牌,只是能滿足我看電視的需求就行”這就是性價比商品,也就是最適合他的商品,買房也一樣。

什麼是“生活”?只有先讓自己活下來才能更好的“活”,否則免談。

對於徐州大部分購房者而言,大部分的人買房是為了上班、落戶、孩子上學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買了這樣的房子,就是最適合他的房子。如果你惡意漲價,那麼這些人只能退而求其次,你也就失去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客戶。

品牌樓盤,字面上講就是知名度高的樓盤,為什麼知名度高?這是一個房企長積月累,不懈努力的結果,而你之所以成為品牌的根基是“好產品、好服務”。

徐州買房人注意啦!“拼多多”騙了“3億人”?樓盤要搞“貓膩”

△ 圖為綠城宋衛平的理想小鎮

據網友爆料,最近徐州部分品牌樓盤降低了裝修房的成本標準,原因是目前的“賣房利潤被壓縮”,“精裝”變“簡裝”,這算不算“山寨”?那我不如買毛坯了!

就像央視新聞所說:“商業模式的成功不意味著可以就此丟棄商業基本原則,將薄利多銷做到極致不等於允許假貨氾濫。不售假,是放在任何商業社會都成立的基本原則,也是對知識產權的基本尊重”。

徐州買房人注意啦!“拼多多”騙了“3億人”?樓盤要搞“貓膩”

徐州之所以名聲四起,品牌開發商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目前的徐州樓市不能同日而語,大家都在期待,未來在徐州,我們可以買到真正“性價比”高的產品,這是我們對樓市的期盼,不可辜負了徐州樓市好不容易才贏得的成果。

也正因為如此,房企大佬們更不應該摒棄作為城市建設者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