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乘坐的轿子内有1室1厅1卫,需32个人抬,为啥皇帝都没这待遇

张居正被誉为宰相之杰,对明朝中后期的历史影响巨大,如果不是通过他的改革垫下的家底,明朝不可能再苟延残喘数十年,但事实上对于张居正之为人历来褒贬不一,虽然他完全称得上是伟大的改革家,也算是杰出的政治家,但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人说他心口不一,比如张居正对万历皇帝朱翊钧在生活和学业上要求就很严格,然而自己的生活却仿佛很奢侈,实情真的是这样吗?

此人乘坐的轿子内有1室1厅1卫,需32个人抬,为啥皇帝都没这待遇

张居正为世人所知的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反映在他的一次出行上,因为张居正的老父亲去世,张居正需要回家乡服丧丁忧,有史料记载说张居正乘坐一架32个人抬起的大轿子,据说轿子里面可容纳1室1厅1卫,有两个仆人专门照应,沿途还要有茶水招待,通观整个中国历史,包括皇帝的銮驾在内,好像都没有这么夸张的,而张居正却就这样一路从河北真定到达他的老家湖北江陵。

此人乘坐的轿子内有1室1厅1卫,需32个人抬,为啥皇帝都没这待遇

说起来这确实是很张扬和奢侈的事情了,与张居正教导万历皇帝朱翊钧勤俭节约的要求背道而驰,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又是内阁首辅,在万历皇帝的青少年时代,张居正几乎就是个不可挑战的权威,他的话不敢不听,所以张居正对于万历皇帝节俭的要求,万历皇帝通常都要好好的执行,比如在1579年(万历七年),万历皇帝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做光禄寺御膳之用,张居正上疏说户部收支已经入不敷用,“目前支持已觉费力,脱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灾,疆场意外之变,何以给之?”并要求万历皇帝节省“一切无益之费”,万历皇帝就下诏免除了这十万两银子的开支,就连宫中的上元节灯火、花灯费也免除了。

此人乘坐的轿子内有1室1厅1卫,需32个人抬,为啥皇帝都没这待遇

当然,万历皇帝之所以这么听话,她的母亲李太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际上万历皇帝的心理是很逆反的,但是李太后对他要求很严格,他不敢不听。

此人乘坐的轿子内有1室1厅1卫,需32个人抬,为啥皇帝都没这待遇

此人乘坐的轿子内有1室1厅1卫,需32个人抬,为啥皇帝都没这待遇

后来在张居正的力争下,万历皇帝还停止重修慈庆、慈宁二宫及武英殿,停输钱内库供赏,节省服御费用,减苏松应天织造等,就连皇宫中夜晚照明的一些灯火费用也都减免了。

那么这样看来,好像张居正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难怪万历皇帝要在张居正死后对他进行清算。但是实际上张居正生活上虽然并非很节俭,但也绝不是什么奢侈腐化之人,就像前面所说的张居正回家服丧乘坐无比豪华的大轿子这件事,其实张居正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有痔疮这种隐疾,而且很严重,据说张居正的死就和他的痔疮有关系。

此人乘坐的轿子内有1室1厅1卫,需32个人抬,为啥皇帝都没这待遇

这件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张居正在回家丁忧之时,提前考虑到他的痔疮之疾,自认为根本不可能骑马或者乘坐小轿一路颠簸到湖北江陵,所以让人在真定给他打造了一座大轿子,之所以选择在真定乘坐,正是要避开朝中官员的非议,这乘大轿子上面有一个大床,这样张居正可以趴到上面,之所以用人抬而不是马拉,也是为了避免路上颠簸。所以张居正弄个这样的大轿子坐,实际上也是迫不得已。

此人乘坐的轿子内有1室1厅1卫,需32个人抬,为啥皇帝都没这待遇

但是他的这件事后来也被人抓住了小辫子,成为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的罪证之一,其实张居正虽然算不上廉明的官员但也绝非十分的贪污腐败之人,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对他清算抄家之时搜出的钱财并不多,当万历皇帝的秋后算账却非常过分,平心而论,万历皇帝这样对待张居正是很不公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