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哉生明》——武自然老师诗作《自画像》赏析 作者:孟好旻

《哉生明》

——读武自然老师诗作《自画像》有感

看到《自画像》,我立刻想起了梵高。

最爱“自画像”的是梵高,1885到1889四年间他画了四十多张自画像。这些作品记录了他的痛苦、恐惧、迷惑、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凡高曾说希望一个世纪之后自己画的肖像在那时人的眼里会如同一个个幽灵,那么在今天,好吧,伟大的画家最终变成了幽灵。

自画像,是作者自我剖析,自我归纳,自我验证的完结篇。让每个读者进入主观视角,对作者进行重新认识。但在这首武自然老师的《自画像》里,只有一个孩子……

一个爱唱歌的孩子

以千孔的魔笛

吹奏着轻盈的自由

自由的香甜

武自然老师,说自己是一个孩子,“一个爱唱歌的孩子”。千孔的魔笛是他手中的笔划,在洁白的纸张上书写一篇篇甜美的,婉转的,或者是高昂的,激荡的诗篇。“自由”、“香甜”的定语,从武自然老师诗集《自然的诗》的每一个篇章里洋溢——

《别怕,咱们回家》——热爱

《今夜,我背着月亮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找你》——回味

《有一种梦想,在掌心开放》——期许

《秘密》——情怀

《原色怀想》——诗意

《巅峰时刻》——赞美

无论怎样的生活经历和现实考验,都无法抑制诗人内心最本初,最明亮的美好!

一个爱幻想的孩子

枕着月之柔没的涟漪

矢车菊一样幽蓝的梦

在心中开满

这一段,是心境与梦想的描绘。

装满幻想的大脑,舒缓于月华之中,沉醉蓝色的梦境。

一种明媚,静谧的意境悠悠蔓延开来。如果说第一段,是诗人内心的具象体现,那这一段就是诗人灵魂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期盼——平和,安心,静美。这种自我内心的剖析,从另一面来说,又是对浮躁的现实一种率真的评判。

一个爱流泪,爱朗笑

又爱双唇紧闭的孩子

用纯粹如晶体的语言

牧放着虹一样和谐的情感

前两段静态的美好,在第三段,武自然老师,却雕画了一个感性,敏感的孩子。这个孩子的语言,就像诗人晶体般的字句,而虹一样和谐的情感,正是诗人诗篇里绵绵不绝的憧憬,赞美与热爱。

这篇诗作篇幅不长,分三段描写了“孩子“的乐曲,梦境,情感。其实,这就是武自然老师最独特的写照,自由香甜的乐曲是诗人笔下的多彩的诗,静谧幽香的梦境就是诗人纯净自然的心,和谐纯美的情感就是诗人澎湃的魂。通篇意识的流淌真切而自然,童话般的纯真自由呈现;而借助一个”孩子“的身影,定格了一个真挚的形象和幽远的意境;原色的场景,梦幻的空间,都暗示着诗人对于现实和艺术之间的启蒙与本性的回归。

从现实意义上来讲,现下有为数不少的所谓的诗人委顿的呻吟,迷离的欲望,狂躁的嘶吼,制造了一股股文化雾霾,一片片情感雾霾,一阵阵情绪雾霾,像病毒一样,企图感染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可又总会有更多的斗士出现,用美好,用纯真,用力量和勇气在战斗,哪怕他只是个“孩子”!而这一点,正是诗人武自然灵魂深处对人生和艺术的锵锵主张。

伟大的梵高在画布上神奇地复原了自己。

武自然老师在纸张上描写了自己,还释放了人性本初的纯善与静美。

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武自然老师挽着一个,精灵般的孩子,在蓝色的悠扬的世界里,奔跑着,高歌着,欢呼着,天际浮现着七彩的虹霓,虹霓的上空,一轮无缺的明月,光华夺目。

哉生明(出自《尚书 . 武城》)——释义:月亮开始放出光辉

附:《自画像》

一个爱唱歌的孩子

以千孔的魔笛

吹奏着轻盈的自由

自由的香甜

一个爱幻想的孩子

枕着月之柔没的涟漪

矢车菊一样幽蓝的梦

在心中开满

一个爱流泪,爱郎笑

又爱双唇紧闭的孩子

用纯粹如晶体的语言

牧放着虹一样和谐的情感

《哉生明》——武自然老师诗作《自画像》赏析 作者:孟好旻

著名诗人武自然近照

《哉生明》——武自然老师诗作《自画像》赏析 作者:孟好旻

孟好旻(左)与著名诗人武自然合影

作者简介:孟好旻,笔名孟境,70后知名作家、评论家。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诗文,小学时代便发表了散文诗《雪后》、《妈妈的夜晚》、五言古体诗《出征》等。随岁月雕琢思想渐深,便有了《红夜》、《黑夜与黑狗》等见于报刊。今受网络小说风潮影响,尝试在网络上连载小说,目前,小说《轻云传》在创世中文网连载,已更新一百余章,五十余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