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民以食为天。

吃,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话题,是生活的头等大事,也是普通百姓津津乐道的谈资。

吃里面有酸甜苦辣,温凉热烫,也有人生百态,岁月变迁。

在中国,吃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物体的正常运转,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性情。

说到美食,最近一部美食类纪录片《人生一串》好评如潮,豆瓣评分高达9.0,这部美食记录片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很多自媒体争相推送,让大家奔走相告?

《人生一串》: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相对于《舌尖上的中国3》和《深夜食堂》一味追求上档次,有文化,《人生一串》多了些烟火气,该片将生存,生活和美食融合在一起,拍出了美食纪录片的鲜活。

《人生一串》: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这部片子主题是烧烤,中国人的“深夜食堂”讲究的就是烟火气。因此更加接地气、更加有共鸣。

难以抹灭的烟火气

“没有烟火气,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每一个城市,都会有这么一个地方,热气腾腾,烟雾缭绕,这就是烧烤摊。

《人生一串》: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约上三五好友,说上一声老地方,热血和生活便都留在了这里,就着夜色,喝酒吃肉,人生百态。

《人生一串》: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瞄准碳火上物尽其用的食材,那就是中国人的真实生活,是对食物狂野又动情地致敬。

《人生一串》: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真实的人活在人间。在这里,不仅有各色的美食和文化,还有扑面而来的市井烟火气,和属于深夜的灵魂

烟火缭绕背后的人生

有酒、有肉,充满市井气息和烟火味儿;有故事,则使这档纪录片充满了人情味。

和食物一样打动人的,是烟火缭绕背后那些人的故事。

《人生一串》: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一个吃长签火盆烧烤的食客说:“想家的时候,除了想我妈,就是想这个,那么一大坨坨的肉。”

寥寥数语,一个在外打拼的游子让人感到心酸。

食物是慰藉乡愁的一道良药。

《人生一串》: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每天凌晨收摊后才有闲暇时间讲冷笑话的东北烧烤店老板小军:“老妹儿,你知道我为啥长得那么黑不?”

沉默了一会,他自问自答:“因为我不想白活一辈子。”

一个看似很冷的笑话,很多人却笑不出来,没有生活是不艰难的,平凡的人也想追求不平凡的人生。

《人生一串》: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这部片子分享了更多的美食,分享了世间的“情”

《人生一串》: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后,人们渐渐开辟出办公室、小酒馆、小饭馆到家的“第三空间”。这个短暂自由的空间里,你可以大肆痛快吃着不健康的食物,和不相识的人进行社交活动,仿佛是当代的“风陵渡口”,纾解、蕴藉、共鸣和沟通之外,美食入口分泌多巴胺引发肉体快感的背后,寄托着白日里虚无缥缈的精神需求。

《人生一串》: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

生理的背后是心理,美食的背后是情感。

又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