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毒素—抑郁症治疗的新选择

众所周知,肉毒毒素在神经科、康复科、眼科、疼痛科、医学美容科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应用技术的不断开发以及受益人群的持续增长,让肉毒毒素这一药物在医学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获得“神器毒药”的美誉。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肉毒梭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根据其毒性和抗原属性不同,可分为A、B、C、D、E、F、G等7种血清类型,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其中,以A型肉毒毒素(BTX-A)的毒力最强、最稳定、易于生产、提纯和精制,因而其最早被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其是一种神经毒素蛋白,作用于周围神经运动末梢,通过受体介导细胞作用于囊泡膜的小突触泡蛋白或突触前膜的相关蛋白和融合蛋白等膜联系/跨膜蛋白,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产生化学去神经作用,导致肌肉松弛麻痹。

1

New AAN Guideline on Botulinum Neurotoxins in Neurologic Disease. Medscape. April 18,2016

肉毒毒素—抑郁症治疗的新选择

表. FDA批准的肉毒毒素产品的适应征

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临床近30年,主要用于治疗面肌痉挛、眼睑痉挛、除皱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抑郁效果。

皱眉肌在表达悲伤、害怕、生气、苦恼等负面情绪时是很重要的。而肉毒素注射治疗眉间纹的原理是,使患者皱眉肌瘫痪,舒展紧锁的眉头。面部的反馈效应表明,面肌瘫痪不仅影响患者的表情,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心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笑肌瘫痪使得快乐的表情很难维持一样,皱眉肌瘫痪使不愉快的情绪很难维持,从而降低了抑郁症的发生率。由此,专家提出在肉毒素去除眉间纹的同时,还可以治疗抑郁症。

2

在2018年第三届中国肉毒毒素论坛上,罗蔚锋教授展示了肉毒毒素在抑郁症方面的最新进展: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诊治现状,到课题组目前正在进行的相关临床前基础研究,对抑郁小鼠面部予肉毒毒素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发现抑郁小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其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结合行为观察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肉毒毒素具有抗抑郁作用,且起效快,并与调控海马等部位的BDNF水平作用有关。

多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接受川字纹部位肉毒毒素注射后抑郁症状有更多改善。临床研究结果也初步表明A型肉毒毒素对轻中度抑郁症具有治疗作用。

肉毒毒素—抑郁症治疗的新选择

3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s Improve Depression,Medscape,March26, 2014,Jim Kling

在第72届美国AAD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A型肉毒毒素注射具有抗抑郁功效。该研究由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Michelle Magid, M.D.及Jason Reichenberg,M.D.主持,摘要如下:

  • 30名抑郁症患者参与试验,24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一组先接受安慰剂治疗,12周后接受眉间肉毒毒素注射;另一组先接受眉间肉毒毒素注射,12周后接受安慰剂治疗。
  • 结果发现,眉间注射A型肉毒毒素具有其抗抑郁效果,而且即使在肉毒毒素的除皱效果消失后,其抗抑郁效果依然持续——也就是说,肉毒毒素的美容效果并非导致其抗抑郁效果的唯一因素。
  • 可能机制分析
  • 行为作用:肉毒毒素的美容效果,能改善人际社交互动、提升自尊和情绪,从而达到抗抑郁效果。
  • 生物作用:面部三叉神经向杏仁体传递感觉信息(而杏仁体常与恐惧、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关联),肉毒毒素在抑制三叉神经信息传导的同时,也抑制了杏仁体的过度活跃,从而达到改善焦虑和抑郁的效果。

4

G Ital Dermatol Venereol. Shrink that frown! Botulinum toxin therapy is lifting the face of psychiatry. 2018 Aug;153(4):540-548. doi:10.23736/S0392-0488.18.05987-4.

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眉间纹是美容医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肉毒杆菌毒素除具有美容功效外,还能积极调节情绪和影响情绪,这也可能是其流行的原因之一。

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这种调节作用可治疗重度抑郁症。在一次用肉毒杆菌毒素进行治疗后,患有单极抑郁的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了快速、强烈和持续的改善。初步数据表明,肉毒杆菌毒素疗法也可能有效地治疗其他以过度负面情绪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如边缘型人格障碍。因此,通过本体感受反馈机制麻痹面部肌肉,从而影响情绪大脑,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可能代表了精神治疗的范式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