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郑靖王停柩留驾庄,简称留庄

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郑靖王奉诏将郑藩由凤翔府(今陕西风翔县)迁到怀庆府河内县。成化二年(1466年),郑靖王得急病而薨。临咽气时交代:要把他葬在太行山之阳。他的儿子郑简王当时也没细想。待到死了以后一想,太行山之阳光在河内境内就横亘好几十里长,到底埋在哪里为好呢?府中总管说:“怀庆府历来把西北视为来脉祖峰,还是把王爷葬在紫金顶之阳为好。”郑简王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这个意见。

明朝郑靖王停柩留驾庄,简称留庄

这天,郑靖王的殡仪队出了城就往西北走。到了辰牌时分,碰到一位封建先生,说:“这不是郑王爷的殡仪队吗?请留驾、留驾!”大家正走得人困马乏,巴不得坐下来歇歇脚所以一听封建先生说“留驾”,就一屁股坐下歇开了。封建先生见到郑简王,说:“王爷的坟不在西北,你们得折回头朝东北走!”

明朝郑靖王停柩留驾庄,简称留庄

那时都迷信封建先生,人死了都要请封建先生看风水踩茔地。郑王虽然搬到怀庆府二十多年了,也请了几位封建先生但坟茔到底踩在哪,一时还没定下来。这次一病就薨,急得郑简王抓耳挠腮,没有主意。这次碰到封建先生主动找上门来,而且出言不凡,自然十分高兴。

明朝郑靖王停柩留驾庄,简称留庄

就请教道:“先生高见,本王依从,只是父王的坟茔具体在哪,还请明示!”封建先生惊说地“啊”了一声,随即切着指头嘟哝了一会,说:“殡仪队尽管一直朝东北走。只要碰到龙打鼓、兔筛锣,应照了这两条就可以就地造坟入殡!”郑简王思付了半天,抬头还想再问什么,那封建先生却不知什么时候走了。

明朝郑靖王停柩留驾庄,简称留庄

郑简王正在疑惑不定,王府总管等一干下人都说这是神人点化。郑简王也想不起他法,就吩咐殡仪队拐往东北方向走。谁知走走,不应;再走走,还不应。一直到申牌时分,还不见点迹象,大家就又坐下来,扯东拉西,埋怨开了。这个说:怕是封建先生胡说的吧?”那个说:“龙打鼓、兔筛锣?哼!哪有这事?”

明朝郑靖王停柩留驾庄,简称留庄

还有的出主意说:“咱去抓一只兔子······大家正在议论纷纷,忽听那边平放的大鼓“咚”地响了一声。跑过去一看,原来是老鹰叼的一条长虫(即蛇)掉在鼓上了。王府总管忙说:“应了!应了!”有人反驳说:“要龙打鼓,这是一条长虫呀!”“这你不懂,蛇历来就被认作小龙呢!所以,属蛇的人都说自己属小龙哩?”

明朝郑靖王停柩留驾庄,简称留庄

这里正在议论,那边又传来“当”的一声锣响。大家忙过来一看,可不又应了!原来是兴围人撵了一只兔子。那兔子只顾拼命逃跑,“当”地一下撞在树根的一面铜锣上,这不应了兔筛锣吗?到这里,封建先生说的两条都应了。郑简王四下里看看,这地方头枕黄沙岭,脚蹬养鱼池,东占分水岭,西依虎头坡,确是一片好茔地,就下令就地造坟,进行安葬。

明朝郑靖王停柩留驾庄,简称留庄

后来,在封建先生拦住殡仪队让“留驾”的地方形成村庄,就取名留驾庄,简称留庄。留驾庄盛产地道药材怀地黄。直到现代,外销的怀地黄还都标榜为“留驾庄地黄”。留庄村在距市区北偏西13公里,属西万镇管辖。现有274户、2090口人,2456亩耕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