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子引發的高歡,她與宇文泰之間的梟雄對決

東魏時期,一個名為李昌儀的女子引起了一場兩國大戰,數萬兒郎血染疆場,也對東西魏的局勢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東魏御史中尉高仲密起初娶了崔暹的妹妹,後來又拋棄她另娶了李昌儀為妻。崔暹出身的博陵崔氏是當時的世家大族,對於休妻這樣的事情自然視為奇恥大辱。崔暹本人是大將軍高澄的心腹,寵信非常。高仲密選用的御史,很多是他的同鄉,被高澄拒絕任用,他很懷疑是崔暹從中作祟。

高仲密後來的妻子李昌儀聰慧美麗,高澄輕薄了她,連衣服都扯破了。李昌儀告訴了高仲密,更加深了高仲密內心的怨憤。

一個女子引發的高歡,她與宇文泰之間的梟雄對決

東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高仲密出任北豫州刺史。不久,他佔據虎牢關反叛,並投降了西魏。

宇文泰統率大軍前來接應高仲密,東魏高歡也率領十萬兵馬來到黃河北岸。

大戰開始了。

高歡渡過黃河,在邙山佈陣。東魏大將彭樂帶領幾千騎兵衝入西魏軍陣,所向披靡,俘虜西魏宗室、大臣等四十餘人,斬首三萬多。

高歡非常高興,令彭樂追擊宇文泰,宇文泰的處境很是危急,他對彭樂說道:“痴漢子,今天要是沒有了我,明天哪裡還會有你!還不快會營地收取金銀輜重!”彭樂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於是獲取了宇文泰留下的財物返回,並且告訴高歡:“宇文泰從我的刀下逃生,但他已經嚇破膽了。”

養寇自重原來古已有之。

高歡氣極,拿著刀比劃著彭樂的脖子,三次都想要砍下去,最終還是饒了他,氣乎乎地讓人拿來三千匹絹壓在彭樂的身上,算作獎賞。

一個女子引發的高歡,她與宇文泰之間的梟雄對決

東魏軍中有士卒私自偷驢殺死,按照軍令應該斬首,高歡暫時沒有殺他。這士卒連夜跑到西魏,告知敵軍高歡的所在。西魏於是派三千精銳士兵由賀拔勝率領,偷襲東魏。高歡倉皇逃走,跟隨的步兵騎兵只有六七個人。賀拔勝率領十三人在後追趕。

追了幾里地,賀拔勝的刀刃幾乎要觸碰到高歡的身體,情勢萬分危急,高歡嚇得幾乎要昏過去。幸而東魏大將、高歡的外甥段韶射死了賀拔勝的馬,等到他的備用馬趕到,高歡已經逃走了。賀拔勝仰天嘆息道:“今天沒有攜帶弓箭,真的是天意啊!”

雙方再次交戰,西魏始終不能取勝,反而受挫於敵,再加上傷亡過重,只好趁著天黑退兵。東魏方面懷疑有伏兵,也不敢追擊。

高歡召開軍事會議,討論是否要追擊宇文泰。手下大部分將領都認為人困馬乏,不宜再戰。只有陳元康認為西魏已元氣大傷,疲於奔命,必然沒有埋伏,如果此時放虎歸山,以後定然後患無窮。高歡不以為然,只讓大將劉豐生帶領幾千人追到恆農,就退兵了。

高歡此時若知曉三十餘年後他的子孫會被宇文泰的子孫殺戮殆盡,大概拼了老命也會打到長安吧。

九州當日齊聚鐵,難鑄而今無心錯。

一個女子引發的高歡,她與宇文泰之間的梟雄對決

這一戰,西魏慘敗,元氣大傷,此後再也沒有組織起充足的力量主動進攻東魏。直到高洋代魏,才再次討伐,然而也沒有短兵相接,看到北齊軍容齊整,長嘆一聲:“高歡不死矣。”就退兵了。

東魏方面也是慘勝,此後一直到死,高歡還在遺憾沒有聽從陳元康的建議,率兵直搗長安。

高仲密叛逃西魏後,他的妻子、兒女被侯景俘虜。高澄盛裝去見李昌儀,問她:“今日如何?”李昌儀默默無語,被高澄納為姬妾。

不過,李昌儀只是這場事件中的一個導火索。其實,高仲密早已對高歡心懷不滿:他的大哥高乾為高歡陷害,被孝武帝元修賜死,高歡還假惺惺地大哭“天子枉害司空”;他的三弟高昂在被西魏軍追趕時,高永樂因私怨不肯打開城門,致使其為西魏所殺,高永樂是高歡的族侄,事後也只是杖責兩百了事,很難不令人懷疑其中有高歡的授意;他自己在用人方面與高澄有分歧,以休妻之事得罪崔暹,也相當於間接地得罪了高澄這個東魏未來的掌權者。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李昌儀在高澄被殺後又在北齊皇宮服侍婁太后。

一個女子引發的高歡,她與宇文泰之間的梟雄對決

北齊乾明元年(公元560年),楊愔等輔政大臣意圖將高演、高湛外放為刺史,先稟告給了太后李祖娥。李太后因為李昌儀與自己同姓,對她極為信任,就將奏摺給她看。李昌儀暗中將楊愔等人的謀劃告訴了太皇太后婁昭君,於是高演、高湛等人搶了先機,設下埋伏將楊愔等人除去,並廢皇帝高殷為濟南王,第二年被叔父高演鴆殺。

整個事件中,李昌儀在其中只是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然而這破壞力也實在太過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