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喉炎不可掉以輕心

踏入秋冬季,經常能見到家長抱著面色青紫、呼吸困難的孩子到醫院就診。不少幼兒父母高呼,為什麼孩子一到冬季,就特別咽喉難受,是患上什麼疾病嗎?經過醫院數據統計,這大多數的患兒是得了危險的小兒急性喉炎,這疾病來之兇猛,且容易讓新父母疏忽。

小兒急性喉炎不可掉以輕心

咽炎有急、慢性之分

1.急性咽炎

一般是由於人體免疫力低、病毒或細菌侵襲咽部而發病的。起病較急,初期咽部乾燥、灼熱、有異物感,並伴有疼痛,吞嚥時加重,也有發熱、頭痛及全身不適等症狀,但全身症狀一般較輕。若不及時治療可併發中耳炎、喉炎、氣管炎及肺炎等。

2.慢性咽炎

急性咽炎可因慢性鼻炎、鼻竇炎,對刺激性氣體、粉塵過敏,缺乏多種維生素,過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狀主要表現為咽部有異物感、咽癢微痛、乾燥灼熱等。常有黏稠分泌物附於咽後壁不易清除,晚上更為嚴重,分泌物可引起刺激性咳嗽、噁心、嘔吐等症狀。

小兒急性喉炎的症狀

不僅是一種危險的小兒呼吸道常見疾病,也經常是喉、氣管、肺炎的伴隨疾病。小兒喉炎的臨床特點如下:

1.多見於一歲以內寶寶

1 歲內的嬰兒發病率最高,發病時間集中在頭年的12 月份至下一年的2 月份,絕大多數患兒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為寶寶做喉腔檢查可直接見到喉部黏膜充血、腫脹。

2. 聲音嘶啞、乾咳

急性喉炎起病時即有聲音嘶啞、乾咳,咳嗽時發出“空空空”的聲音,似犬吠狀,隨後因聲門下區水腫的發展,出現吸氣不暢並伴有喉鳴音,病情逐漸加重,可發生顯著的吸入性呼吸困難。

3.多數伴有發燒症狀

多數患兒可有不同程度發熱,但高熱少見,大多數為輕中度發熱。由於喉阻塞與缺氧,患兒常伴煩躁不安、拒絕飲食。體檢可見面色青紫、三凹症(即吸氣時鎖骨上窩、胸骨上窩及上腹部顯著凹陷),病情尤以夜晚為重。

媽媽該怎麼照顧咽喉炎寶寶?

小兒急性喉炎病情急重,在積極治療的同時也需要做好護理工作。家長應該以治療為主、護理為輔,這樣才能夠讓寶寶早日擺脫疾病的纏擾。

首先要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並且儘量採取平臥或半臥的姿勢,以保持呼吸通暢。同時,患兒需保持安靜,少說話,避免大聲尖叫或哭鬧,以利於炎症消退。

患病期間,寶寶的飲食應該清淡、易消化,以免引起咽喉不適,加重喉部炎症。媽媽可以給7個月以上的寶寶榨草莓汁喝,草莓具有清新口氣、滋潤咽喉、生津止渴等功效,非常適合咽喉腫痛的寶寶飲用。

如何預防小兒急性喉炎?

讓寶寶遠離急性咽炎,應該針對誘發因素積極預防。

1.外部因素

冬末初春天氣寒冷,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

父母這樣做:為預防小兒急性喉炎的發生, 即使是在初春時節,家長也應注意寶寶的防寒保暖,寶寶居室的溫度最好控制在22℃,相對溼度控制在55% 左右。居室要做到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在飲食上要清淡、溫軟、易消化、富營養,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油膩、燒烤、燥熱食品。讓寶寶適當到戶外進行活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2.內部因素

小兒喉腔狹長呈漏斗狀,喉軟骨發育還不完善;小兒喉部神經組織的敏感性比成人高,喉和聲帶黏膜柔嫩,血管及淋巴豐富,易充血。此外,營養不良、肥胖、缺鈣等也是急性喉炎的誘因。

父母這樣做:要預防小兒急性喉炎,除了在天氣驟變時及時增減衣物外,還要糾正由偏食引起的營養不良。另外,缺鈣的寶寶,特別是那些較胖、生長較快、相對缺鈣的小兒,更易發生急性喉炎或者反覆發病,因此及時補鈣也可以減少發病機會。

3.疾病因素

麻疹、百日咳、流感、猩紅熱等急性傳染病都有可能併發急性喉炎。

父母這樣做:冬春季本來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因此最好少帶寶寶串門、外出,以防小兒受涼感冒或引起呼吸道傳染病而增加小兒急性喉炎的發病率。此外,人群集中、空氣流通性差的公共場所也應少去,以減少感染急性傳染性疾病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