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物聯網運營商連接數再翻倍?他搞物聯網絕不僅爲撐門面!

全球最大物聯網運營商連接數再翻倍?他搞物聯網絕不僅為撐門面!

這一陣子,著名演員黃某明被扒出的投資成績單在朋友圈裡瘋狂“虐窮”,比你有錢的人比你賺錢還努力,叫人怎麼活!

可對搞產業的人來說,黃先生的戰術完全“沒毛病”,追求規模效應是最簡單粗暴的擴張方法。這不,剛公佈中期業績的中國移動也在物聯網業務上秀了一把。

報告期內,這家全球最大物聯網運營商再將連接數提升了一倍還多,而這波增長也帶來物聯網服務收入的大幅提升。

眼看物聯網已具備承擔電信運營商轉型重任的潛力,下一輪各方的跑馬圈地必愈演愈烈。

物聯網連接增150% 老大再獲新動能

營運收入同比增長2.9%,通信服務收入同比增長5.5%,股東應占利潤同比增長4.7%。中國移動這份“中規中矩”的半年報中,物聯網業務的迅猛增長自然成了最大亮點。

報告期內,中國移動物聯網智能連接數達3.84億,半年淨增1.55億,同比增逾150%。去年就已成全球最大規模物聯網運營商的中國移動,再次鞏固王座,它目前在全球物聯網連接數中的佔比竟比身後4家總和還高。

可別以為這一輪投入尚未到回報期,在物聯網流量費等收入支持下,中國移動物聯網業務實現大幅收入提升,報告期內創造40億左右的收入。

這雖在中國移動近4,000億元收入盤子裡佔比不大,卻已接近中國聯通報告期內利潤60%以上,而高達47.6%的收入增幅也讓人看到拉動中國移動收入增長的新希望。

“手機用戶增速近幾年一直不到5%,而物聯網連接增速則遠超100%。這不僅說明物聯網是行業的未來,也說明市場的確存在需求。”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消費市場尚未真正啟動,但工業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等行業應用需求足以支撐物聯網產業迎來下一輪爆發。

搶基礎設施風口 打好平臺再造生態圈

然而,雖然連接數與收入都大幅增長,但相比上個報告期,中國移動每個連接設備收入卻出現超40%下降,不禁讓人擔心物聯網業務仍難逃脫收入增幅遠低於業務增幅的“剪刀差”。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吸取移動互聯網紅利被互聯網公司搶走的教訓後,三大移動運營商不再僅盯著短期收入,而是更強調平臺建設。

“中國移動已提出‘大連接’戰略,想通過提升連接規模、優化連接服務,將產品從連接服務擴展為平臺級應用服務。”該人士表示,中國移動深知,萬物互聯時代的平臺建設更為重要,“中國移動目前正大力培育物聯網開放平臺OneNet,就是想在擴大連接規模同時,率先完成業務閉環。”

由此可見,在物聯網時代,通過建設基礎設施打造生態圈,在實現規模效應基礎上提供增值服務,已成公認玩法。

全球領先的精準位置服務公司千尋位置正是這一模式的踐行者。通過在全國建設超2,200個地基增強站,千尋位置率先建成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實現了海量設備的服務接入,成為物聯網時代重要的基礎設施。

正是在此基礎上,千尋位置才能同步與行業上下游打造集基礎軟硬件能力、應用終端、應用場景於一體的綜合生態,並實現以精準定位能力賦能各類應用的目標。

通過與芯片、傳感器及解決方案商的合作,千尋位置目前正一點點將高精準定位能力與基礎硬件能力結合,逐步打通精準定位能力服務客戶的“最後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