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晚清最後的名將——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八旗最後的名將,在旗兵腐朽沒落的晚清時期,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顯得格外耀眼,堪稱國家的柱石!他的犧牲改變了大清國運,更是影響近代中國歷史的走向!

如何評價晚清最後的名將——僧格林沁

1854年,僧格林沁擔任八旗統帥,兩年內全殲太平天國北伐軍,活捉林鳳祥、李開芳。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在大沽口保衛戰中擊傷英海軍司令賀布,迫使英法聯軍軍艦撤走,取得自1840年來西方列強侵華以來中國軍隊抵抗外辱的第一次重大勝利。同治元年(1862年)授予其節制直、魯、豫、鄂、皖五省兵馬之權,與湘軍統帥曾國藩被時人稱為“南有曾帥,北有僧王”,兩人一起支撐著搖搖欲墜的大清江山。遺憾的是,1865年,僧王所部精銳在山東曹州中了捻軍埋伏,全軍覆沒。如何評價晚清最後的名將——僧格林沁

僧王戰死沙場的死訊傳至朝廷,清廷上下一片震驚,皆以失去“國之柱石”。從此,滿蒙貴族中再也拿不出一位能衝鋒陷陣的軍事將領;軍事上弱勢,更削弱了政治層面的博弈籌碼,滿清皇室無可依靠,只能更多倚仗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人實力派們多多“公忠體國”了。

更為致命的是,僧格林沁死後,作為國家正規部隊的八旗和綠營已名存實亡,湘軍、淮軍等掌握在私人手中的武裝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而且幾乎沒有任何制約力量。如何評價晚清最後的名將——僧格林沁如此一來,晚清中央政府的權威便大大降低,對地方封疆大吏幾乎喪失了控制能力,八國聯軍侵華時出現的“東南互保”便是最有力的證明;大清的國運也因此而改變,再無權威可言,再無復興之希望!同時,地方實力派的崛起,也是近代中國軍閥割據混戰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