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都愛獅子頭

編者按:獅子頭是淮揚菜系中的一道傳統名菜。傳說做法始於隋。隋煬帝遊幸時,廚師以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為題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斬肉四道菜,令座中賓客歎服,葵花斬肉後來被改名為獅子頭。北方飯莊稱之為四喜丸子,因為一盤四個。

南人都愛獅子頭

北方人叫獅子頭為四喜丸子

北方作法不及揚州獅子頭遠甚。生於淮安的周恩來先生就非常喜歡吃這道菜,而且自己能夠做,設家宴時必上獅子頭。下面請欣賞梁實秋先生筆下的獅子頭,看看他到底寫出了怎樣的百般滋味。梁實秋是浙江杭州人,也是江南生人士。

南人都愛獅子頭

梁實秋

我的同學王化成先生,揚州人,幼失恃,賴姑氏扶養成人,姑善烹調,化成耳濡目染,亦通調和鼎鼐之道。化成官外交部多年,後外放葡萄牙公使歷時甚久,終於任上。他公餘之暇,常親操刀俎,以娛嘉賓。獅子頭為其拿手傑作之一,曾以製作方法見告。

南人都愛獅子頭

獅子頭動圖

獅子頭人人會作,巧妙各有不同。化成教我的方法是這樣的--首先取材要精。細嫩豬肉一大塊,七分瘦三分肥,不可有些須筋絡糾結於其間。切割之際最要注意,不可切得七歪八斜,亦不可剁成碎泥,其秘訣是"多切少斬"。挨著刀切成碎丁,越碎越好,然後略為斬剁。

南人都愛獅子頭

次一步驟也很重要。肉裡不羼芡粉,容易碎散;加了芡粉,粘糊糊的不是味道。所以調好芡粉要抹在兩個手掌上,然後捏搓肉末成四個丸子,這樣丸子外表便自然糊上了一層芡粉,而裡面沒有。把丸子微微按扁,下油鍋炸,以丸子表面緊繃微黃為度。再下一步是蒸。碗裡先放一層轉刀塊冬筍墊底,再不然就橫切黃芽白作墩形數個也好。把炸過的丸子輕輕放在碗裡,大火蒸一個鐘頭以上。揭開鍋蓋一看,浮著滿碗的油,用大匙把油撇去,或用大吸管吸去,使碗裡不見一滴油。

南人都愛獅子頭

這樣的獅子頭,不能用筷子夾,要用羹匙舀,其嫩有如豆腐。肉裡要加蔥汁、薑汁、鹽。願意加海參、蝦仁、荸薺、香蕈,各隨其便,不過也要切碎。獅子頭是雅舍食譜中重要的一色。最能欣賞的是當年在北碚的編譯館同仁蕭毅武先生,他初學英語,稱之為"萊陽海帶",見之輒眉飛色舞。化成客死異鄉,墓木早拱矣,思之憮然!

摘自梁實秋《雅舍談吃》之《獅子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