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此中高手

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此中高手

張九齡

象棋,過去的俗稱是中國象棋。只是為了實現“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這個宏偉目標,才變成了目前的“象棋”兩個字,是為了取得世界各國各地象棋愛好者的認同感。

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此中高手

對弈

象棋形成與秦朝末年的“楚漢相爭”有著密切的關係。象棋棋子分紅、黑兩種顏色,帥方 紅色,將方為黑色,俗稱“紅帥黑將”。這也有其出處。在象棋最早形成的時候,人們一般把紅帥代表劉邦,黑將代表項羽,即紅方代表劉邦的軍隊,黑色代表項羽的軍隊。漢高祖怒斬白蛇,他自稱赤帝之子,代表紅色。項羽則喜歡黑色,包括烏騅馬盔甲都是黑的。

楚河漢界是當年楚漢的分界線,之前一次戰爭劉邦在楚河對項羽破口大罵,項羽在對岸射了劉邦一箭,之後安穩了幾年又開始打了。

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此中高手

楊官璘

就我們國家的象棋開展情況來說,廣東的象棋水平一直是頂尖的。目前有國手呂欽、許銀川,還有大批的象棋高手。其實廣東一直是有傳統的,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有國手楊官璘馳騁棋壇。如果再往上追溯,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那時就有一位象棋高手。他就是唐玄宗時期的著名宰相,廣東韶關人張九齡。

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此中高手

許銀川

張九齡象棋水平在全國能排第幾,沒有準確的記錄。因為那時的環境不允許,棋下得再好也參加不了全國比賽,那時還沒有全國錦標賽這項賽事。但他的確是個高手,而且他的棋友非常牛X,竟然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唐明皇。

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此中高手

唐玄宗

唐明皇雖然不是對手,卻總是不服輸。有一陣唐明皇迷戀上象棋,棋隱一發,就要纏著張九齡,要他陪自己下棋。張九齡怕皇上玩物喪志,心裡十分焦急。

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此中高手

對弈

一日對弈,廝殺正酣時,張九齡忍不住叨咕道:“陛下,天天下棋不好。”

“不要緊。”這裡正是膠著狀態,唐明皇哪有閒心顧別的,一面隨意的回答,一面提車來捉張九齡的馬。

“陛下,老這樣下棋,朝廷大事你怎顧得了啊?”看到皇上光顧了下棋,並沒有重視自己所言,於是又重複道。

“不要緊,”唐明皇把對方的“馬”吃掉了。

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此中高手

古棋盤

“現在內則官吏貪汙腐化,外則異族侵境,如不富國強兵,國有難,百姓就難安居。”張九齡又追加了一句。

“不要緊,朝廷有文武百官料理,你快下棋吧。”唐明皇仍沉迷在棋中不能自拔,一邊擺弄著棋子一邊催促道。

張九齡看此情景。再也不說話了,他一邊下棋,一邊動起了腦筋。

唐明皇今天太痛快了,拿“車”連吃丞相好幾個子,緊接著又在中宮線上叫“將軍”。張九齡沒有走棋保"帥”,只走了一步閒棋。

唐明皇見這個走法奇怪,便提醒九齡,自己“要將”了。

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此中高手

激戰

“不要緊。”張九齡以其人之道,還之其身,若無其事的回答。

“你不顧將軍,吃帥你就輸了,還說不要緊。”唐明皇迷惑了,今天怎麼了,丞相不在狀態?

張九齡此時大笑起來,說道:“陛下,象棋的起源就是兩軍的對壘,如果做帥的一動不動,與各子不齊心,各子也不保護他,這局棋當然輸囉。下棋是娛樂,國事才要緊。”

張九齡這麼一席話,說得唐明皇是沉默不語。過了好半天,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此中高手

詩人張九齡

張九齡就是這樣一位諫臣,總能在恰當的時候對皇上進行勸諫,而且要比在朝堂上勸諫效果好得多。

公元740年,張九齡病逝於荊州長史任上,唐玄宗聽到消息後,是滿懷悵惘,追思不已。

唐玄宗後來 總希望能有一個像張九齡那樣氣質儒雅的大臣來繼任宰相,以此彌補內心的缺憾。但是始終沒有找到。此後,每當有人要推薦什麼官員入朝,玄宗總是會情不自禁地問:“風度得如九齡否?”

勸諫也是一門藝術,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此中高手

張九齡墓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明皇來到四川避難,想起往昔沒有聽從這位名相的勸諫,落得如此破敗不堪的下場,不禁為之落淚。

醒悟後的唐明皇隨後派使者,到張九齡的老家韶關,去祭掃他的陵墓,並贈厚禮撫慰其家屬。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