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最爱的《资治通鉴》,哪个版本才是最好的?|读经典

历代皇帝最爱的《资治通鉴》,哪个版本才是最好的?|读经典

本 文 共 1933 字

读 完 全 文 需 5 分 钟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

历代皇帝最爱的《资治通鉴》,哪个版本才是最好的?|读经典

司马光像

司马光早年见史籍浩繁,立志撮取其要编修《通志》,旨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叙国家之盛衰,著生民之休戚”。

英宗治平元年(1064),司马光撰成《历年图》(历代大事年表),后又扩充撰成内容为战国到秦的《通志》八卷上进。英宗大悦,命设局续修。神宗即位,以其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及序文以鼓励之。王安石推行新法后,司马光失势退居洛阳,官西京御史台,一心修史。刘恕、刘攽、范祖禹协修,其子司马康检阅文字,而“讨论编次,多出于恕”(《传家集·乞官刘恕一子劄子》卷五十三)。

根据李裕民先生的研究,该书各个断代的编写分工为:司马光负责战国到秦;刘攽负责两汉;范祖禹负责唐代。至于三国和南北朝部分,今本或作司马光,或作刘攽。南北朝部分,当为刘恕;五代则为刘恕撰稿,范祖禹补充修订。纂修人员“皆通儒硕学,非空谈性命之流。故其书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而名物训诂浩博奥衍,亦非浅学所能通。”(《四库全书总目·资治通鉴》)其编纂流程则为:先拟定全书大纲,排比史料,标举事目,附注资料。次则以“宁失于繁,毋失于略”的编纂原则辑录“长编”,最后由主编司马光删削润色。

历代皇帝最爱的《资治通鉴》,哪个版本才是最好的?|读经典

《资治通鉴》手稿

19年后书成,以元丰七年(1804)奏上。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全书引用资料356种,按年记叙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史实,且体例谨严、结构完整、取材广泛、取舍慎重、考证详密。该书撰成后,司马光门人刘安世即作《音义》,惜不传。史炤撰《资治通鉴释文》,仿陆德明《经典释文》、何超《晋书音义》体例,依原书卷次文字顺序摘字注出音义,成为了胡三省注之前最重要的注本。冯时行在该书序中介绍说:“字有疑难,求于本史,本史无据,则杂取六经诸子释音,《说文》《尔雅》及古今小学家训诂辨释、地理、姓纂、小说。精力疲疚,积十年而书成。”

南渡后注者纷纷,然乖谬实多。直至元人胡三省汇合群书,订讹补漏,纂成最为详备的“胡注”(即《通鉴音注》,古籍出版社据清胡克家翻刻元刊本点校出版,仍题为“资治通鉴”,成为今天影响力最大的本子)。地理方面,有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见傅林祥点校的《王应麟著作集成》,中华书局,2013)。此外,明末严衍的《资治通鉴补》,对《通鉴》原书和“胡注”均有订正。

历代皇帝最爱的《资治通鉴》,哪个版本才是最好的?|读经典

资治通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1-8

下面简单介绍中华书局的点校本“胡注”。

上次我们介绍《史记》的点校本的时候,大致介绍过标点整理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时代背景。

历代皇帝最爱的《资治通鉴》,哪个版本才是最好的?|读经典

范文澜

1954年9月,毛泽东请吴晗转告范文澜,“组织一些人,在一两年内标点出版(《资治通鉴》),供广大干部阅读。”于是就有了今天标点本《资治通鉴》“标点说明”中的“十二位同志”工作“”名单。不过,范文澜学术组织工作从来不署名,顾颉刚未能实任总校,也未牵头题署。其中的四人校阅组中,只有聂崇岐始终其事,还校定了全部校样。标点符号的技术性问题,工作组曾听取过叶圣陶的意见。

前面提到过当时点校的底本情况。而校勘成果,则吸收了俞樾弟子章钰的校记(《资治通鉴正文校宋记》)。此外,司马光在定稿时,遇到史料记载的重要异同则加以考证,汇录为《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这部书书原本单行,点校的时候均附在《资治通鉴》正文之下,用起来就更为方便了。书末另附录《释文辨误》。

到1955年11月,点校稿全部交齐,由古籍出版社出版。1963年,改中华书局重印。1979年,吕叔湘发表《标点琐记》,对该点校本的各类问题(30类,132例)进行了解释说明。其成果,均被1982年的修订本所吸收。

历代皇帝最爱的《资治通鉴》,哪个版本才是最好的?|读经典

资治通鉴介绍

出版社: 求实出版社

出版年: 1981.10

对于初学者,可以选择柴德赓的《资治通鉴介绍》(求实出版社,1981)作为入门导读。本书是以作者20世纪60年代初在中央党校授课的讲义为基础增补修订而成的,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

至于文白对照读物(包括全译本和选译本),则不胜枚举,且新译本不断问世。其中要者如瞿蜕园、王仲荦的选译本;台湾地区柏杨的《白话译本资治通鉴》以及张宏儒、沈志华组织40余位学者编写的《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

历代皇帝最爱的《资治通鉴》,哪个版本才是最好的?|读经典

白话资治通鉴(全二十册)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1993年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不但用准确流利生动地传达了原书的信息,还在翻译过程中纠正了中华书局1987年4月7刷版《资治通鉴》的标点舛误及误字二百余处;另附有历史地图、帝王世系表、历代职官名词汇释等辅助工具,不但便于初学者学习使用,对专业读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周一良先生曾对该书曾给予过高度评价,且初版后多次再版、重印,说明的确得到了读者广泛的认可。

作者八砖,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员。

参考文献

一、张须:《通鉴学》,开明书店,1948年。

二、陈光崇:《资治通鉴述论》,《历史研究》1978年第11期。

三、《资治通鉴丛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四、顾颉刚,《顾颉刚日记》,中华书局,2011年

五、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万卷缥缃: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图录》,中华书局,201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