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

世界各地民风民俗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也有浪花朵朵,打油诗就是这口口传颂又被记录下来的民间智慧的火花。

陈胜吴广就善于用打油诗来为自己宣传,先是编首打油诗说天下要变了,然后从鱼嘴里掏出来张纸条,写的谜底真好应了打油诗。

一部书作品里写打油诗最多的是《水浒传》,动不到就是听闻坊间小儿唱这唱那的,有句描写高俅:破落子弟是高俅,发迹京城有缘由,只因一脚鸳鸯拐,踢个太尉入人流。本来其它诗都有水平的,就这几首感觉不是他写的,估计写累休息时被师娘代笔了吧?

纪晓岚与和珅这个大贪官斗法,皇帝重用他的能力但又嫉妒他的才华,有次赐酒把他灌醉,要求写首诗来,纪晓岚喝醉写道:一瓣二瓣三四瓣,五瓣六瓣七八瓣。写一半就睡着了,和珅就拿着这像打油诗一样的句子到皇帝面前告状,说纪晓岚对皇帝大不敬,皇帝也火了马上找到纪晓岚要求写出下面两句,这时候纪晓岚酒醒了大半,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写道:九瓣十瓣十一瓣,飞落草丛都不见。总算把这首诗给写活了!

大军阀张宗昌被称为三不知大帅,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地盘,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军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就这还故做文雅出了一本诗集,写泰山: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面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面粗!哈哈!


黄蜂二师兄


打油诗虽然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但正好可以自由发挥,用来讥讽对社会百态和描述一种幽默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适合的。所以打油诗不是水平不高的人的专利,谁都能写,雅俗共赏。这里和大家交流几首。

1、《竹笋焖肉诗》作者苏轼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苏轼爱吃猪肉是出了名的,这位制作东坡肉的祖师爷为此还专门为猪肉写了一篇《猪肉赋》。十足吃货一枚。




2、《除夕诗》作者唐伯虎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唐伯虎最失意时候的自嘲。幽默中透出多少心酸。那个人人传唱的风流才子,心中的孤苦只有自己知道了。



3、《大明湖》作者张宗昌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能把打油诗写出《乐府》的感觉来的,只有打油诗大王张宗昌了。读这首打油诗,不禁让人想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意境。有有虚有实,有大有小,有静有动。



朱铁平


说打油诗怎么能不提打油诗领域的泰山北斗,狗肉将军张宗昌呢。

张宗昌是穷人出身,15岁以前给人放牛,后面闯关东,跑到东北给人家修铁路,但有一条,人家聪明,人家修着铁路就学会了一门外语:俄语。

凭着这个特点,他当了一名西飘,跑到西伯利亚淘金,学会了打枪,后面入了伙,就慢慢从一伙丘八中脱颖而出了。

那说起张宗昌,趣闻很多,写打油诗就是其一。下面说一下他写的打油诗:比如这首写闪电的: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别笑,这里面还真的很生动。

还有一首大明湖,写乾隆碰到容嬷嬷的事情。

【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跶。】

平实的语言就把乾隆野战容嬷嬷的故事写出来了。

还有写趵突泉的

【 趵突泉,泉趵突,三个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是不是很有意思?

一般文化人还真写不出来。武功练到化境,反朴归真,这才写出这样的诗来。

还有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多形象啊,一个黑大粗的泰山是不是马上浮现在你眼前?

还有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 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 奶奶(的)早已回沛县。

这应该是刘邦被怼得最彻底的一次。】

还有大风歌:

【俺也写个大风歌,开大炮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果然社会我张哥啊。人家还要吞扶桑呢,冲这个,也要给他点个赞,顺便给这个回答点个赞吧。

还直接挑战玉帝: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王庙,在用大炮轰你娘。

这些打油诗绝对是打酱油级别的。

其实这样的打油诗还是比较有趣的,至少比现在的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不信我给大家贴贴:

在一万公尺的高空,

在图—104的飞机之上,

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

机内和机外有着两个太阳!

不倦的精神啊,崇高的思想,

凝成了交响曲的乐章,

象静穆的丛山峻岭,

也象浩渺无际的重洋!

当然,也有好诗,比如余秀华的就很好啊。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好在哪里,诗如果是从心里来的,那必然是好诗。

如果是从屁股下面出来的,那就是臭不可闻啦。


脑洞历史观


打油诗九问:

1、为什么叫打油诗?

打油诗之所以被叫做打油诗,是因为一个叫张打油的读书人,是他开起了打油诗的先河。

2、打油诗的本意

打油诗最开始是指张打油的诗,后来才泛指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这一类的诗。

3、打油诗的特点

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小巧有趣……

4、打油诗的格式

打油诗只要求押韵,至于对偶、平仄、格律这些,就两字:随意!

5、打油诗的目的

打油诗一般都是随性而作,多以嘲弄或者讥讽社会百态,也可以用作猜迷。

6、打油诗的起源

一种说法是张打油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还有一种说法是张打油随口而出的无题诗: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7、打油诗广泛兴起的原因

易写,易懂,易记,易传播!

8、打油诗的历史

打油诗是自中唐张打油之后广泛出现在人们视野的。但在中唐之前,这种类型的诗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尚未冠以打油诗之名而已。

9、打油诗经典作品

¥A


太老夫人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养儿个个都是贼

偷来蟠桃敬母亲

¥B


县官本姓王

一心当皇上

咔嚓只一声

命丧

¥C


一朵梨花压海棠

引来一堆大色狼

明眸皓齿逗人爱

十里八乡美名传

¥D


姑娘十八一枝花

芬芳扑鼻压枝桠

熏得游人满园醉

低头只顾弄桃花

……


江州老王


说一个,朱元璋的吧

《骂文士》

叽叽喳喳几只鸦,

满嘴喷粪叫呱呱。

今日暂别寻开心,

明早个个烂嘴丫。

除了不正经的这首,他还有一首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退残星与晓月。

前两句看似随意,确是为后面的两句做足了铺垫。

没有胸襟、气魄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来的。

下面再来欣赏一首现代诗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特别白特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

这是“著名的”废话体诗歌。也算是现代诗歌的一种探索吧!


乘风故事汇


历史上搞笑的打油诗都被人翻来覆去嚼烂了,毫无新意,南宫寻欢作为当今文坛打油诗创作达人,随口念叨那么几首,想必也能搅动打油诗江湖风云。啼笑皆非那是段子,哭笑不得才是诗词。

不信?桂花,上菜!



1

中年Ⅰ

人到中年不得已,

保温杯里泡枸杞。

皮糙肉厚还油腻,

一顿能吃五斗米。

2

中年Ⅱ

大枣枸杞保温杯,

将军肚里藏余威。

聪明绝顶君莫笑,

会吃会喝还会吹。

3

广场舞

身姿曼妙无人睹,

何不去跳广场舞?

踩着节拍踏着步,

扭完胳膊扭屁股。

4

而立

天生我才有啥用?

工地搬砖都嫌重。

一事无成立不起,

三十年来如一梦。



5

比高

欲与天公试比高,

先得定个小目标。

比如挣它一个亿,

动动嘴皮轻飘飘。

6

江湖

英雄不要问出路,

流氓不要看岁数。

既然闯荡在江湖,

做人就要有风度。

7

好汉

喝酒吃肉充好汉,

啤酒能喝一瓶半。

别人笑我酒量浅,

我笑别人喝得慢。

8

所爱

偶尔开窗听鸟语,

也曾闭门读禁书。

最爱抱枕思美女,

一旦睡觉如死猪。



南宫寻欢曰:高雅的诗词千篇一律,让人读来晦涩难懂;有趣的打油诗万里挑一,让人读后津津乐道。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别拿打油诗不当诗词,别拿南宫寻欢当文化人。

打油诗比起律诗和绝句而言,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格式规范,少了束缚,更便于发挥。正因如此,打油诗如果想存活于世,就应该比正常诗词更有内涵与价值。

南宫寻欢势单力薄,舞文弄墨,写诗为乐,让孤独的不寂寞,让寂寞的不忧伤,让忧伤的不痛苦,让痛苦的不撕心裂肺。

生活,无非就是被别人笑笑,然后再笑笑别人,没有过不去的槛。

不开心了,读几首打油诗,算是自嘲,也是嘲笑一切的不如意。



愿每一个诗情画意的我们,都能被这个鸡毛蒜皮的生活温柔以待。

我是南宫寻欢,有缘再会^_^

南宫寻欢


打油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意对偶和平仄。

打油诗不会有“鬓白只应秋练句,未老齿发早衰白"的现象发生,你无须精雕细刻,殚精竭虑,反复锤炼,也无须"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谋求新奇不惜拼出自己老命”,你可取長补短,吸取前人经验,吸取理言,俗语入诗,触类旁通,创造出一种清新平易通俗易懂的打油风格,历史上搞笑的打油诗很多,现摘录几:首于大家欣赏一下。

一,胡适《致杨大鼻子》

鼻子人人有,

唯君大得凶。

直悬一宝塔,

倒挂两烟筒。

亲嘴全无份,

闻香大有功。

江南一喷嚏,

江北雨蒙蒙。

二,张宗昌《无题》

要问女人有几何?

俺也不知多少个?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个?

三,《下大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

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

筛石灰啊筛石灰。

四,《游西方》

早听西方好,

他妈真不孬。

本想多玩玩,

睁眼却没了。

五,郑板桥《赠梁上君子》

细雨蒙蒙夜沉沉,

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存千卷,

床头金银半分文。

出门休惊黄尾犬,

越墙莫损兰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

趁着月亮赶豪门。

六,《闹洞房笑话打油诗》

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客酒足饭饱,大闹新房,一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

新娘新婚之夜无奈,终于口占一首,表达新娘的感受。

谢天谢地谢诸君,

我本无才哪会吟。

曾记唐人诗一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

此作者是宋朝苏轼之词,新娘情急之下记混了,可是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产生轰动,众宾客哔然大笑,乐不可支。

大家都说好!好!新娘急了,时间宝贵,说着各位知趣乘欢而散。

(好了,这是花艳小妹摘选部分笑品,供大家欣赏,要想知道更多,请关注我,包你笑疼肚子。谢谢阅读)。





秋高气爽菊花艳1


记得两首挺有趣的:

一、描写下大雪的传神且押韵

天上一笼统

井口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二、描写和尚思春的

猫叫春来猫叫春

听它整夜叫不停

老僧亦有猫儿意

不敢人前叫一声


没得比官网


看来源于唐代唐人张打油的打油诗真是名垂千古啊。这打油诗倒也是趣味无穷,津津乐道,浅显易懂又时有深意


大家都知道,打油诗的首创是一个打油的,名为张打油,唐代人。他那首看似随口即兴的《咏雪》也是流传至今。

从前,有一位很有学问的夫子偶然经过一个村口,居然听到一个二流子的教书先生在教学童们朗朗诵读“都都平丈我”,夫子不明所以搞不懂这诗出自何人,便进去向教书先生请教了一番这诗的由来,才知道教书先生把《论语》中的“郁郁乎文哉”错念成了“都都平丈我”,真是庸师误人子弟啊。夫子见错的离谱便向学生们纠正,谁知那些学生一听,都一哄而散了,像是生怕被二流子的教书先生耽误了学习。



那个有学问的夫子见状,在桌子上留了一首:“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的打油诗便拂袖而去了。

古代打油诗大家都滚瓜熟烂了吧,下面我们来看看现代的。

一首陆游的《卧春》分享给大家

卧春(我蠢)

暗梅幽闻花,卧枝伤恨底。

(俺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

遥闻卧似水,易透达春绿。

(要问我是谁,一头大蠢驴)

岸似绿,岸似透绿,岸似透黛绿。

(俺是驴,俺是头驴,俺是头呆驴)

好像是一个老师上课叫学生听写因为口音比较重还是怎么的被一个学生听歪了才有了这首改编的“卧春”。



风趣幽默,希望大家能在文字间找到那一抹丢失已久的嘴角上扬,笑一笑,十年少哦


小史感


有的人会貌似谦虚地称自己的诗是打油诗。其实,现在有的诗根本就比不上打油诗。真的不知道,把自己的诗与打油诗相提并论,到底算是谦虚还是骄傲。

一方面,打油诗不讲格律,不讲对仗,不讲词藻华丽,不讲境界高雅,不登大雅之堂。另一方面,打油诗感情真挚,描写传神,风格诙谐,语言生动,朗朗上口,好读好记,老百姓喜闻乐见。打油诗正经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尤其是诗坛百花园里一朵美丽的小花。

首创打油诗体的人姓张,职业就是打油的,名字和籍贯不祥。他家附近有一个高台,经常有诗人登高望远,大吟而特吟其诗。有一年冬天下大雪,诗人们没有出来活动,乡亲们就鼓励张打油登高吟诗。张打油不仅登台即兴吟诗,而且他的诗不胫而走,广泛流传。后来,人们就把张打油的诗叫做打油诗。

诗的内容是: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大体意思就是:天地之间全都是白茫茫的,分不清哪里是江河,哪里是山岭。远处有一口井,所以看得见井上那个黑黑的窟窿。黄狗身上落了雪,就象一条白狗。白狗身上落了雪,就象肿起来一般。感觉很生动,不愧是打油帮的开山老祖。

还有一个版本是,有个当官的看见一首诗,内容是:地上雪花飘,一尺两寸高,等到天晴了:使帚的使帚,使锹的使锹。听说是张打油写的,就叫他以南阳被困为题,再写一首看看。张打油吟道:敌人围南阳,无兵也无粮,等到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当官的忍俊不禁,觉得真的是出自一人之手。

宋朝时候,一个叫做张三丰的道人得到一酒家照顾,就把他家的井水变成好酒。有一天,这家主人说,要是有酒糟喂猪就更好了。张三丰在墙上写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从此井里的酒又变成了水。

明朝时候,一个叫解缙的读书人因为下雨路滑,在一家人门口摔了一跤,帘内传来女人的笑声。解缙随口吟了一首打油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老母牛。这是毒舌打油诗。

不仅草根写打油诗,道士写打油诗,文人写打油诗,就连皇帝也会写打油诗。清朝乾隆年间,一群文武大臣跟皇帝去上坟,看到神路两旁的石人石马,一位翰林院学士卖弄学问说,多好的仲翁啊!皇帝看他把翁仲颠倒成仲翁,索性一口气颠倒了四个词,写了一首打油诗:翁仲如何叫仲翁,定是窗下少夫功。如今不准当林翰,贬到江南做判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