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器晚成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哪些?

123阳光1


开国上将韩先楚,上将之名,大将之才,军事生涯起步早,前期进步慢,却大器晚成,后发制人,10年内从团级干部到兵团司令,晋升开国上将。

韩先楚,开国上将,1913年2月出生在中国第一将军县——湖北红安(原黄安)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韩先楚家里穷,没读过书,少年时给地主放牛,干过篾匠,到武汉打过短工,从小没过一天好日子,因此对地主阶级苦大仇深。

革命军事生涯起步早

1927年11月,著名的黄麻起义爆发,年仅14岁的韩先楚怀着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满腔的革命热情,加入家乡农民协会,投入农民运动,17岁时加入地方游击队,后来加入历任独立营(团)排长,在黄陂、孝感、罗山一带参加游击斗争,革命生涯可谓起步非常早。

红军时期进步缓慢

1933年4月,韩先楚所在独立团整编入红25军(属红四方面军),韩先楚历任224团副连长、连长、营长,并随红25军孤军长征,直到1935年9月到达陕北,他的职务一直是营长。

这一年,韩先楚23岁,年纪轻轻,却只是区区一个营长,

相对于陈锡联(1915年出生,时任红4军第10师政委)、陈再道(时任红4军副军长)、许世友(时任红4军军长)等同样鄂豫皖出身、参加革命时间相近的开国上将,韩先楚的进步可谓太慢。

抗战时期进步更慢

抗战爆发后,韩先楚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旅长是他的老上级徐海东。

韩先楚打仗勇猛是出了名的,但可能是红4方面军出身问题,进步速度还是很缓慢,抗战期间历344旅副旅长、代旅长,1940年的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就是他在抗战期间的最高职务,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也没变。

参加革命18年,资格够老,打仗够猛,也没犯过错误,却在抗战结束只是一个旅长。这样一个将领,你要说他超越同时代众多比他级别高的将领,成为55名开国上将之一,打死我也不信。

解放战争大放异彩,进步神速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韩先楚率军到东北作战。1945—1947年这3年,我军在东北兵力少,装备差,战略被动,局面一度十分狼狈,韩先楚先是担任南满第4纵队副司令员,后又担任第3纵队司令员,率军先后参与指挥新开岭战役、鞍海战役,参加四保临江,并且坚持力挺陈云的意见,坚守南满,逐步扭转了东北战局,为全面大反攻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期间,韩先楚指挥的3纵行动迅猛,攻无不克,所向无敌,被国民党军队称为“旋风部队”,杜聿明、陈诚、卫立煌等人,都对韩先楚及其“旋风部队”又敬又怕,头疼不已。

韩先楚最突出的不是打仗猛,而是大局观和战略能力,上将之中无人可比。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

东北战场胜利后,韩先楚一路南下,任12兵团副司令员兼第40军军长,准备进攻海南。

这个时候的韩先楚已经是军级干部,从小兵到旅长,他用了18年;从旅长到军长,他只用了4年,这种“后程发力”的加速度在我军之中极为少见。

面对重兵盘踞,大海相隔,且由“消灭日军最多”的薛岳亲自镇守的海南岛,我军缺乏渡海作战经验,为重蹈金门失利覆辙,各级都决定推迟到1950年6月甚至更晚发动登陆作战。

韩先楚经过考察后认为,海南岛必须在4月20日季风转向前攻打,否则夜长梦多,他甚至直接致电中央、四野指挥部和兵团司令部,力主迅速收复海南岛,最后中央终于做出正确决定——提前发动海南岛登陆作战。

渡海作战时,韩先楚亲自上阵,率40军先锋抢渡,一举突破国军的立体防御体系,乘胜解放海南岛,韩先楚是惟一冒死登船渡海的兵团级司令员。2个月后,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如果不是韩先楚的坚决主张,海南岛危矣!

罗荣桓元帅曾评价“海南战役不大好打,但我们打得很好。在战役指挥上韩先楚同志起了主导作用,12兵团参战的是韩先楚同志兼军长的40军,就是原来东北的3纵队。”

韩先楚的大局观和战略能力让他一升再升,1950年10月率军参加抗美援朝时,他担任13兵团副司令员,后又升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19兵团司令员,成为司令员彭德怀的左膀右臂,参与指挥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发挥重大作用。

第三次战役中,韩先楚指挥3个军的兵力,一举突破“三八”线直捣汉城,彻底改变战局。陈云听到这个消息后笑着说:“看来这个麦克阿瑟要栽在我们韩将军的手里了。”

韩先楚的辉煌战绩也被载入美国陆军史。据说,在美国为我国所有上将所立档案中,韩先楚的档案是最厚的,原因就在于韩先楚仗打得多,也最会打仗。

1955,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排名在许世友之上,
其后,又先后任福州军区、兰州军区司令员。要知道,许世友担任红军军长时,韩先楚还只是一个小小营长,却在后来大踏步赶上,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若说大器晚成的政治家刘邦当之无愧呀,虽然他的军事才能没有那么高,但是,刘邦也不是可以小觑的。

当初,项梁就是看刘邦这个人不凡,才借给刘邦士兵,让他去收拾叛徒雍齿的,最后,刘邦就是借着项梁的力量,把老窝沛县给再次夺过来的,然后把雍齿给赶跑的。

要知道刘邦起义反秦的时候已经四十八岁了,可以说,在那个平均年龄只能活30-40岁的年代,刘邦起义的时候,绝对算是一个老人了,大器晚成当之无愧。

自从项梁支持他之后,他就归顺了项梁,在项梁麾下和项羽一起组合,来反抗秦王朝的暴政了。

当时,项梁的麾下猛人如云,比如说有张良、范增、韩信、陈平......。

这些那个人不是呼风唤雨式的人物呀。

可是,当时被楚怀王(项梁的顶头上司),就觉得这支军队中,只有项羽和刘邦是个人物。

结果,在项梁被秦末名将章邯打死之后,项羽和刘邦果然成了反秦力量中的中坚力量。就是在他们两个人的配合下,最终把大秦王朝给没掉的。

秦王子婴投降刘邦的时候,刘邦已经五十一岁了,这时候的天下还不是他的,因为项羽还在。

项羽的势力要比刘邦大的多,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看上去似乎是不可能胜利的。

但是,就是因为刘邦是玩政治的高手,所以,他最终靠着自己的这个优势,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

原因是刘邦知人善任,他明白自己只要有了张良、萧何和韩信辅佐,这个天下终究将会是他的。

张良的本领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韩信的本领就是攻必克,战必胜。萧何的本领就是镇国家,抚百姓、供粮饷。

刘邦把他们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最终他们帮助刘邦取得了天下。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已经是五十五岁的高龄了,也就是说再享几年的清福,刘邦也就要挂掉了。

不过现在刘邦终于靠着自己的能力,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也算是咸鱼翻身了。

事后韩信被封为了楚王,萧何和张良都被封为了侯,他们也得到了自己应得的东西。

刘邦绝对是大器晚成的政治家军事家。


史学达人


最出名、最印象深刻的人是刘邦,有一天我看到一条“刘邦比秦始皇大三岁”的消息,震惊不已。不相信的我赶紧去查资料,得出的结果是:刘邦比秦始皇大三岁。



刘邦公元前256出生,嬴政公元前259出生,然而给我们的感觉却是相差一个时代。前半生浑浑噩噩,浪迹在街头市井,混吃混喝,好吃懒做,到四十多岁才娶到年轻貌美的吕雉。之前,他还跟乡里寡妇有一腿,生下了一个儿子。

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随后刘邦项羽起义。这一年,公元前209年,刘邦47岁。寄人篱下,西征抗秦,先入关中约法三章,霸上鸿门宴,获封汉王,楚汉之争……定都长安,这一年,元前202年,刘邦54岁。当了几年皇帝,平叛英布时,中箭,卧床不起,直到驾崩。这一年公元前195年,刘邦61岁。



本是同一时代的人,阴差阳错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直接让二人成了两个时代的人,还真是刘邦看到嬴政后说过的话:“大丈夫,应该这样”。这是二人仅有的一次交际!

除了刘邦,还有姜太公,他吕姓,姜氏,名尚,所以他叫姜尚。在江湖上,流传着“姜太公钓鱼”的传奇,殊不知那一年,他72岁。在之前,他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用今天的话说,叫“素人”。可以说是“半生寒微”!但他仍旧不甘,不忘钻研“治国平天下”之道。



出山后,他大放异彩,帮助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他也被封齐国!不仅影响那个时代,后来的诸子百家也深受影响,后世很多著名的人也受影响,被尊为“百家宗师”。

他有一本兵书,叫《六韬》,也叫《太公兵法》,孙武、鬼谷子、黄石公等人从曾从中吸取过精华。

以上是历史上很出名的两个人,实际上,什么是“大器晚成”?我想,那是“厚积薄发外加机遇”的结果。

举个例子,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曾是韩国贵族之后,嬴政灭韩国,张良漂泊他乡,寻到一线机会后,在博浪沙刺杀嬴政。失败告终,逃亡到下邳,在桥上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潜心学习钻研几年,遇刘邦,竭心尽力辅佐,终成一代国士无双的谋圣。韩信也是如此!





非常茴香豆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看看寻死路。这是很有科学根据的总结,人在三十岁以里精气神充足腿脚便利头脑灵活记忆里强,正是干事业的最佳年令段。三十五岁以后身体就走下坡路了,四十五岁以后就会眼花鬓白说老话。当然这是大部人的状况,也有个别的人五十岁还精力充沛开始干事业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应了马老滑人老奸王八老了能成仙这句话。比如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四十八岁之前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以后他扯起了造反的大旗,与年轻的项羽并列推翻强秦,接着又与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最后竞然逼死项羽而赢得了天下。比刘邦更神奇的是商末的姜子牙。这位老家伙七十二岁之前和你我百姓一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干过许多杂活,如卖肉,卖酒,端盘子扫地之类。七十二岁时用直勾钩鱼被文王撞见,文王与他闲聊时发现他是位大能人。文王遂将他接走重用,后来他辅佐文王治理封地取得成就。文王死后他又辅佐武王用兵攻下商朝首都朝歌建立了八百年基业的周朝。


彩云东升戴宝山


历史上大器晚成的政治家不少,比如说重耳、百里奚、刘邦,萧何等;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军事家也不少,比如李靖,赵奢、慕容垂等。

但同时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还必须得大器晚成的,在历史上确实没有多少。我所了解到的最有名的就是商周时期帮助周武王夺得天下的姜子牙。

姜子牙是东海人,祖上也曾经阔过,先祖当过四岳。但是到姜子牙这一代,已经是家道中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以给人打工为生,他做过屠夫(屠夫这个职业,出了很多猛将哦,比如樊哙),在酒店卖过酒(相当于现在的饭店服务员),还在工地上当过民工。总之,姜子牙在他大半生的时间里换了不少工作,也换了很多行业,但却没有挣到什么钱。不要说在商周时期,就算是在现代社会,他这么老跳槽,老换行业也挣不着钱。

所以,姜子牙一直到72岁那年,还是非常贫困的。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能活到70岁,就已经算是长寿了。但姜子牙不一样,别看他生活水平不高,经常做体力劳动,身体素质却棒棒的。在72岁这年,他来到了西岐,然后在河边钓鱼的时候碰巧遇到周文王出来旅游。俩人一聊天儿,周文王发现面前的这个老头,思维敏捷满腹经纶,于是把他接到了都城拜为国相。

就这样,姜子牙一鸣惊人,从平民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级官员。周文王死后,他又辅佐周武王,没过多长时间就把周国建设成强大国家。

姜子牙不仅能治国,还能打仗。公元前11世纪的一天,他和周武王一起率领5万大军会同800诸侯,在孟津这个曾经他卖过酒的地方渡过黄河,向商朝首都朝歌杀来。牧野之战,80多的姜子牙一车当先杀入商朝军中,士兵们在他的激励下一拥而上打败了商朝70万大军。商纣王见大势已去,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了。

姜子牙凭借他的功绩,被封到齐国成为齐国国君。在这里,他抵御了吕国的进攻,抵御了东夷人对中原的骚扰,并且将齐国建设得越来越强大,还留下了著名兵书《太公兵法》。

姜子牙最后活到了一百多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