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一直被称为帝王之术,为什么在历史上没有儒家地位高?

秋天的红叶882


看了大家的回答我就笑了,首先法家不是帝王之术,是一种治国思想理念,目的在于治国,手段是法律制度。这里的治国也包括内政外交经济教育民生等。法家思想是世界最早的法制思想,诞生出世界最早的成文法典。可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利太大,如果帝王认可施行则能发展,如果反之则夭折。这也是中国法家的可悲之处。

帝道、王道、霸道、无为、仁义都不是专于治国,大多数崇尚权谋、算计、道德、善恶,并不能解决民力、国力、权利分配、奖罚、风气等根本问题,不服的去翻历史。

法制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无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样的法造就什么样的人民和国家,无有例外。法是个人、政府、国家的规则,这个规则制定的文明,这个国家就文明,这个法制定的专制,这个国家就专制,这个法制定的民主,这个国家就民主,这个法制定的邪恶这个国家就邪恶。

法的运用还需要遵从一些法则原则,这些法则原则我的头条号里都说过。

法家思想并不排斥其他学派的思想,各个学派的思想都有其优势,问题在于能否准确在合适的时间环境下用哪个学派的东西。

此外法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治百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些方面还需要结合其他学派思想共同解决。


法家苏冬


法家是治国的手段,而儒家是治理人们的思想的。法家思想只能用国家强制手段才能强制执行下去。而儒家思想教育好了,运用好了,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规范,对治国好处就大了。

因为治国,只用法家思想,就会形成高压,群众反抗激烈,弄不好,人们会起义,把国家推翻,秦朝就是这样的例子,当时秦始皇,采用李斯意见,焚书坑儒,只以法治国,结果,到秦二世就玩完了。大都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想想把长城都哭倒了,哪该有多少怨恨呀,人们受的苦多厉害呀,人们的反抗多强烈呀。到了汉代,汉武帝雄才大略,不但外部武功厉害,内部治国也很强,看到没有种思想治理好人们的思想不行,所以才把儒家请出来,用儒家思想武装人们思想,再结合法制,效果很好,所以,搞了罢黜百家,独尊儒书,历代效仿,儒家地位越来越高。

儒家思想是用来武装人头脑的,而法家思想治国的武器。这样,儒家地位就高于了法家。


用户68519762春日之虎


因为儒家的思想境界很高,基本上脱离了人的本性,适合读书人装逼,也适合君主控制老百姓思想。而法家思想很现实,所以,很实用,但是逼格就不那么高了。中国人爱装逼,所以,儒家思想就比较牛逼,法家思想就比较不牛。最不牛逼最实用的是鬼谷子的思想,太现实。


独孤29262905


道失而德生,德失而仁生,仁失而法生,法失而兵见。世风不断日下,冤冤相报何时了?人不修行永无出期。人类和万物相互残杀互相伤害,到最后几近毁灭,由修行人从头再来。


真理的儿子


儒法同源,历代帝王向来治国都是儒法同用。之所以显得好像帝王们都偏重儒。其实不然,因为儒家从孔子授弟子六艺和其所著春秋等来看,儒家既有法家以法治国的理念还有教育、政治、经济、军事等治国治国理念,也就是说孔孟之道在治国方面是比较全面的。只不过在治国方面法家只重法治,儒家是教育修身、政治、经济、国防同时并重的。因而儒家认为法治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教育、经济基础上才能全面完善法治,比如在经济上老百姓都没饭吃了要饿死了,因为没饭吃要造反要暴乱,法律就起不到作用了这就是儒家所说民以食为天的经济基础,还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等政治和教育的基础,人们要有一定的品德素质才有自觉的守法意识。所以历来帝王在重视儒家法家治国而侧重儒术应该就是这个原因。但儒家从来就包含法家的以法治国观念。所以儒家历史上也不乏法家比如治理蜀国重法治的大儒诸葛亮、实施变法的大儒王安石、张居正等。还有重视法治执法如山的包公、海瑞等都是儒学出身。可以说从汉代以来帝王都是以儒法并行来治国的。


幻影1610008


儒家的思孟系统,即唐宋之后所说的儒家,夏贡荀系统,即后世所说的法家。前者帮闲,后者实干。目的都是通过君主专制达致大同社会。实干者遭诟病。如此而已。


丫头他爹爹


法家是政治,儒家是教育。教育是政治之上的,这是培养善恶观,是非辩证,形成生命伦理道德价值观的东西,教化是信仰!但政治与统治不是,政治统治是选择与权衡,你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政治统治随环境关系的改变而改变,但教育不是,教育是促成善恶观,是非辩证,生命伦理道德价值观的东西,这是不随政治与环境与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这是道统,政治从来就不是道统,道统是教育,它是政治统治之上的,并且对政治统治进行评判的东西。谓之信仰!


杨宇林745


天下失德而后仁,于是儒家诞生,儒家用人伦来约束社会。天下失仁而后法,当道德约束力无法阻止社会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时,法家诞生,用赏罚来解决问题。

但是,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社会还是不免乱下去,这时候兵家出现了,把社会推倒重建。

从失德到失仁,再到失法,后者总是对前者的修补,这可能就是你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