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金蝉子,可能是佛祖的一位平庸弟子

唐僧,前世金蝉子。

转生东土,只因他不听佛祖说法,轻慢佛之大教。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金蝉子还是很调皮的一个弟子。

这样的弟子,也不足为奇,谁没有个差徒弟呢。

《西游记》金蝉子,可能是佛祖的一位平庸弟子

不过呢,这样的他也还是得到佛祖重用的。

原著道:“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兰盆会上给地仙之祖镇元大仙传茶,可见佛祖对他的重视。

可是,重视了他,他却调皮捣蛋,不听佛祖讲法。

仅从这点来看,他很不听话。

《西游记》金蝉子,可能是佛祖的一位平庸弟子

但是,从他担负起取经重任来看,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众所周知,如来佛祖与他的师父燃灯古佛一样,都有十个弟子。

燃灯古佛的弟子,其他的就不说了,就说如来佛祖和东来佛祖,一个成为现任佛祖,另一个成为未来的佛祖。

显然,佛祖的弟子是很容易出头的,在佛教混出个名堂不难。

不难,也就没必要搞什么“曲线救国”,用别的方式让自己弟子出头了。

到下界取经,不是一件难事,有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那样有大神通的弟子保护,别说是高僧,就是个刚入佛门小和尚也能成佛。

《西游记》金蝉子,可能是佛祖的一位平庸弟子

取经路上的历练,强度很大,大德高僧和小和尚都可以得到同样的成长,谁也占不了太多的优势,修成正果金都不难。

佛祖有十大弟子,都可以成佛,再多培养一个,还能赚一个呢。

可就是这可以赚的事,却变成了不去赚,佛祖没用其他佛门弟子,选择了自己的弟子。

护短,那是肯定的。

可是,护短的原因很可能是金蝉子是如来佛祖最平庸的弟子。

平庸的弟子很难有所作为,可他是自己弟子呀,不让他有所为,佛祖颜面恐怕难保。

《西游记》金蝉子,可能是佛祖的一位平庸弟子

因此,为了自己的颜面,为了自己最平庸的弟子有所为,佛祖选择让这位弟子下界“镀金”。

“镀金”能名正言顺的让最平庸的弟子成长,也能让最平庸的弟子名正言顺的成佛。

就这样,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庸的唐僧,处处犯傻,处处被孙悟空等徒弟看不起。

他们师徒几人成佛后的经历我们看到的不多,吴承恩没多讲,但仅从看到的不多的内容里,也能看出金蝉子的平庸。

原著道:“长老一身水衣,战兢兢的道:悟空,这是怎的起?行者气呼呼的道:师父,你不知就里,我等保护你取获此经,乃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此所以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来暗夺之耳。一则这经是水湿透了,二则是你的正法身压住,雷不能轰,电不能照,雾不能迷,又是老孙轮着铁棒,使纯阳之性,护持住了,及至天明,阳气又盛,所以不能夺去。”

《西游记》金蝉子,可能是佛祖的一位平庸弟子

都成佛了,还是像取经路上那样的战兢兢,一点佛的样子都没有,唐僧的变化真不大。

不大的原因,便是前世金蝉子那平庸的“基因”。

本就是平庸之胎,再怎么转世也是平庸的,即便破格提拔成佛,那也还是平庸的。

这,其实是吴承恩的一种讽刺。

用平庸的金蝉子得到重用,有所为后依旧平庸来形容皇帝身边的一些平庸之臣。

“阿斗”就是“阿斗”,怎么扶也是扶不起来的。

《西游记》金蝉子,可能是佛祖的一位平庸弟子

平庸的臣子,再怎么受重用,再怎么破格提拔,他也还是平庸的。

也正是这样的平庸之臣,把朝廷搞的乱七八糟。

可他们受宠啊,皇帝喜欢。

吴承恩的讽刺处处都有,就看我们能不能拨开云雾看到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