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迷踪:李渊篡夺皇位之后,怎么粉饰太平?专家:简单但是可耻

唐朝迷踪:李渊篡夺皇位之后,怎么粉饰太平?专家:简单但是可耻

你的每一次分享和关注,小史官都铭感五内

上次我给大家分享了隋文帝杨坚为什么能超越李世民等史书传唱的明君而一跃成为继秦始皇之后的“千古一帝”,中国就这两个,秦始皇和杨坚。最近做一个唐朝的系列,今天从唐朝开国说起。李渊篡夺皇位之后,怎么粉饰太平?专家:简单但是可耻。

唐朝迷踪:李渊篡夺皇位之后,怎么粉饰太平?专家:简单但是可耻

看过《隋唐英雄传》的人都知道,隋朝末年民不聊生,所以糖果共李渊和他的儿子们就集结江湖好汉和各路兵马,一举反隋了。自然最后取得了胜利,李渊成功的当上了唐朝的皇帝。但是这里却遗漏了一段历史,李渊不应该是造反成的功,应该是篡位,更明确的说,他还挟天子以令诸侯了。隋朝不是二世而亡,应该是三世,李渊靠着自己庞大的势力,立了杨广的孙子杨侑当皇帝。假意平息那些和他一起攻打长安的各方势力的心情。待从中斡旋收服了一些势力之后,立马就废了杨侑(其实他的哥哥弟弟们也就他结局好一点)。

唐朝迷踪:李渊篡夺皇位之后,怎么粉饰太平?专家:简单但是可耻

一般来说都是后代写前代史,所以史学家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为啥要参考野史,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其他朝代还不明显,中国史书最乱的时候就是唐朝,因为唐朝修史修的最多,在李世民时期最严重,基本上除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没有被李世民干预过,从《晋书》开始,李渊李世民两父子就按捺不住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二十四部朝代史中,前四史备受推崇帝王原因。

唐朝迷踪:李渊篡夺皇位之后,怎么粉饰太平?专家:简单但是可耻

《隋书》由唐朝写成,特别是《资治通鉴》这本类小说的史书,为了给自己一个建立王朝的光明正大的理由,在对隋朝的描述上是有一些贬低的。尤其是在对隋炀帝的杨广的描述上,可谓没有写半点好处。杨广或许残暴,但是绝对不能拿他和夏桀周幽王比,一个费尽心思想得到皇位的人,一个文采冠绝隋朝当代的人是绝对不会像胡亥那个二世祖一样作为的。至少,当汉代在一个劲的呸秦朝哪里哪里不好,秦始皇多么多么残暴,胡亥多么多么穷奢极欲的时候。刘邦和他的子孙们还是一口“真香”,妥妥贴贴的汉随秦制,穿着秦朝设计的礼节,龙袍,用着秦朝一般无二的法度。

唐朝迷踪:李渊篡夺皇位之后,怎么粉饰太平?专家:简单但是可耻

而李渊也同样“真香”了一次,即便每次修史不忘对隋炀帝口诛笔伐几次,但是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用的好好的。高句丽(朝鲜韩国),也在被杨广收拾了一顿之后,唐朝就派人去接手了。在小编看来,但凡结束乱世的朝代和帝王,他的大业是持续不了多久的,因为被驱逐的残存势力和忠于本来国家的臣民们的怨恨需要有个人来承载,这个人必须是那个推翻他们势力和国家的现任朝代帝王。秦始皇死后刘邦很好的利用了6国残余势力,杨坚死后李渊也正好一展他的抱负。

唐朝迷踪:李渊篡夺皇位之后,怎么粉饰太平?专家:简单但是可耻

所谓成王败寇,虽然说后代修前代史抹黑一点也不见得是多么可耻的事,不过一代有为明君被黑成杨广这幅样子的叶是千古独一份了。之所以觉得这种做法李渊做的实在有些欠妥当,不过在于亲缘关系上比较讽刺的是,李渊要称呼杨光一句表哥,杨广最疼爱的侄子中就有李世民。因为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小姨啊,亲小姨。(评论区来撩小编一下吧)

唐朝迷踪:李渊篡夺皇位之后,怎么粉饰太平?专家:简单但是可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