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河妖,汶水救驾——泰山石敢当的传说(4)

“武帝从来好大还,辇舆不惜幸名山。石闾果是神仙府,何事骄阳动圣颜。”这是明朝尚书萧协中的一首七律《石闾山》。这个石闾山,位于泰安市南,据相关人士考证,就是现在的徂徕山。这个石闾山何能“动圣颜”,里面有个美丽的传说。

《石闾山》说得是汉武大帝封禅泰山之事。实际上“泰山封禅”并只是在泰山之上。“封”和“禅”是两个活动,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泰山为五岳之首,故“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史记封禅书》)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的“封禅”是“封泰山,禅梁父山”。而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却是“封泰山,禅石闾山”。汉武帝为什么改为“禅石闾”?这事说来话长。

话说太封元年,汉武帝泰山封禅,路经泰山奉高县(今泰安市岱岳区故县村),当时城南汶水(今大汶河),河势浩淼,直通黄河,黄河水兽时常顺河而上,侵入泰山境内,危害生灵。

斩河妖,汶水救驾——泰山石敢当的传说(4)

这一次,汉武帝的龙舟行至河中心,水面上突然狂风大作,波浪滔天,汹汹水势几欲将龙舟倾覆,远处河面上隐隐约约有许多怪兽张牙舞爪向龙舟扑来。

须臾间,怪兽已到龙舟近前,几百条带刺长须伸向龙舟,禁卫军们虽竭力抵当,但却不堪一击,一个个被长须刺倒,眼看着怪兽就要攀上龙舟,尖刺长须向汉武帝盘去,汉武帝不禁大惊失色。

“石敢当在此,妖怪休得猖狂!”在这危急关头,一艘小船飞奔而来,只见船上站着一位赤脸英雄,丈高八尺,狮子鼻,大环眼,方海阔口,手持一柄光闪闪宝剑。说时迟,那时快,小船离龙舟还有上百米,赤脸英雄飞身一跃,飘上龙舟,挥舞宝剑,三下五除二,便将怪物长须斩尽。原来,这是一只成了精的八爪鱼!

这位大战八爪鱼的英雄就是石闾山下桥沟村的石敢当。

斩河妖,汶水救驾——泰山石敢当的传说(4)

汉武帝大喜,为表石敢当救驾之功,在泰山亟顶立石闾山石封之,并在封完泰山之后,改“禅梁父山”为“禅石闾山”。

从此之后,石敢当也就被人们称之为泰山石敢当了。

斩河妖,汶水救驾——泰山石敢当的传说(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