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食迹·先秦吃货考

长安食迹·先秦吃货考

先秦时期的饮食水平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虽然没有辣椒土豆西红柿,但是那会儿的汉江平原上还跑着犀牛,往长江里随便扔块石头都能砸晕一只白鳍豚,更没人跟你提什么濒危、保护、灭绝,地广人稀的,吃都吃不完。

《吕氏春秋·本味》里面提到:那会儿的野味简直数不胜数,猩猩的嘴唇、獾獾的脚掌、燃鸟尾巴上的肉、述荡兽手腕上的肉、大象鼻子、旄牛尾巴……

《楚辞》也不是什么正经书,小半本都是食谱,什么肥牛蹄筋、清炖甲鱼、火炮羊羔肉、醋溜天鹅肉、煲煮野鸭块、煎炸鲫鱼、炖煨山雀……

由此可见,先秦人在吃上面还是非常讲究的,不仅仅是讲究,有一部分吃货对于吃的执念已经到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

长安食迹·先秦吃货考

春秋时候,楚人送一个鼋给郑灵公吃。鼋,是一种体形很大类似甲鱼的动物,肉质鲜美(现在已经被吃得濒临灭绝了)。郑国公子家和公子宋都特别想吃。这两个吃货可以说是天赋秉异了,只要有好吃的,手指就会抖。等到了郑灵公让人炖鼋,大宴群臣的时候,偏偏少了公子宋的。于是,心态爆炸的公子宋直接走到大鼎面前,

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傲娇地走了出去——连辞职信都没递。

(“染指”和“食指大动”就典出于此)

在门客跳槽天经地义的春秋,公子宋还算是职业素质比较高的,下面这位才狠:郑国与宋国开战,宋国的主将华元为了鼓舞士气宰羊犒军,可他分羊肉羹的时候,独独少分一碗给他驾车的御夫羊斟。于是,想吃羊没吃到的御夫羊斟因此记恨上了主将华元。待到开战后,他出于报复,这位一把手的司机做了一件非常牛逼的事儿:

他载着领导把车直接开到了郑国大营门口。

长安食迹·先秦吃货考

在先秦,“吃”不仅仅是满足口腹的事儿,更关乎尊严。比如,中山的国君曾经大宴群臣,国中大夫都被邀请了。当时,司马子期也受到了国君的邀请。在宴会上,司马子期想吃的羊肉羹没有吃到。于是,司马子期也跟华元的御夫羊斟一样心生怨恨。在口腹之欲不得满足的巨大驱动力之下,

他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攻打中山国。

“鸡鸣狗盗”的贤主孟尝君也经历过这种糟心事儿,跟门客吃饭的时候有人遮住了灯光。底下就有个门客觉得主君肯定自己悄咪咪一个人在上面吃着好的,然后随便弄点什么吃食糊弄自己,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一见赶紧站起来,端着自己的碗到门客身边让门客看,门客羞愧得无地自容,

就以刎颈自杀了……

长安食迹·先秦吃货考

活着得吃,死了也要吃,楚国令尹子木的父亲屈道就特别喜欢吃菱角,他临死时就向子木再三嘱咐:“将来一定要用菱角祭祀我。一定要用菱角啊!”但是按着当时礼制,祭祀国君用牛,祭祀卿大夫用羊,祭祀士人用小猪和犬,平民用煎鱼。从来都不带用菱角。子木压根就没听他爹的话,该祭什么祭什么。

也不知道他爹若是泉下有灵是个什么心态。

下面这位更惨:相传一代雄主楚成王极爱食熊掌,楚成王是谁?“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就出自楚成王和晋国的公子重耳,楚成王征战一生,连灭十几国,称雄中原,奠定了楚国春秋五霸的基础。但是楚成王晚年有点老糊涂,过度宠爱自己的小儿子公子职,打算改立太子。而做为多年太子的长子商臣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心起杀念。于是,商臣带着自己的私卒兵变逼宫。被儿子逼到绝处的楚成王,在临死前惨兮兮地跟儿子说:“让庖人给孤做一份熊掌吧。孤吃完就去死。”

“君父,熊掌要炖很久的。您先去黄泉吧。”

儿子商臣如是说。

长安食迹·先秦吃货考

叫这帮人吃货都算是轻的了……

还能说什么

保持围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