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后这些房子卖不动了?!两张图揭示购房需求大变

从去年的3.30调控到现在,广州本轮楼市调控已经历时将近一年半的时间,该如何评价本轮调控的效果呢?抛开雾里看花的房价数据,或者我们从购房需求的本源更能看出调控的本质。笔者近日梳理了去年以来(包括3.30调控之前的三个月)广州一二手住宅市场的成交数据,发现如果按照90㎡以下中小户型普通住宅、90-144㎡普通住宅、144㎡以上非普通住宅分类,一手住宅市场和二手住宅市场各有趋势特点,也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观察效果。

二手住宅市场:中小户型成交占比骤升

如图所见,3.30调控之后,二手住宅市场的显著变化是90㎡以下的中小户型普通住宅成交占比提高,特别是在度过二季度的滞后签约期(3.30集中成交)和政策观望期之后,进入2017年7月之后这一比例就从新政前(一季度,下同)的53%提高到新政后(2017.7-2018.7,下同)的68%,增加了大约15个百分点。与之相反的是,中大户型成交比例全线缩减,其中90-144㎡的户型占比从新政前的36%下降到新政后的28%,下降了8个百分点,144㎡以上的非普通住宅占比从11%左右下滑到4%左右,下降了大约7个百分点。

调控后这些房子卖不动了?!两张图揭示购房需求大变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购买90㎡以下中小户型的需求以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为主,考虑到广州的限购、限售政策对投资性需求的压制,这个结论应该是成立的。由此可见,不难看出,今天支撑广州二手楼市的,真的是类似“丈母娘需求”一样的“特钢需求”,或者是首次购房的“上车族”。但是,仅仅依靠他们,显然是撑不起原来那么大的盘子的,所以调控后二手房的成交量下滑的很厉害。另外,因为他们的购买力相对较弱,所以我们看到他们不单是买中小户型,而且是买价格便宜的中小户型。所以,今天有些中心地段的二手房,也许户型很刚需,但是价格很不刚需,同样是不好卖的。

而改善性需求呢?对不起,跟投资性需求一样,他们也在调控中退却了,所以90㎡以上的中大户型成交占比是全线萎缩的。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如今的政策环境,对于改善性需求确实不那么友好。首先是贷款,现在是“认房又认贷”,多数刚需在买第一套房的时候因为资金不足都会选择贷款,按照现在的政策,按照是否还清贷款和购买物业类型是否属于非普通住宅,首付将会提高到4-7成,利率上浮,而原来的政策是“认房不认贷”,只要首套房卖掉了,换房的时候就可以3成首付,享受首套房利率优惠。然后是限售,3.30之前购买的房子,只要有了不动产证,随时都可以出售。3.30之后,出证之后还要等2年才能卖,流动性变差。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你拿一个流动性强的住房换一个流动性差的住房,是需要勇气的。所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改善性需求之中,今天选择观望的人群就会增多。

一手住宅市场:“两头小,中间大”

一手住宅市场则又是另外一番图景。按照和二手住宅一样的统计口径,我们发现新政前90㎡以下的户型占比是33%,新政后是30.6%,下降了2.4个百分点。144㎡以上的非普通住宅新政前成交占比是9.2%,新政后是7.8%,下降了1.4个百分点。成交占比上升的是90-144㎡的中等户型,从57.8%上升到61.7%,增加了3.9个百分点。

调控后这些房子卖不动了?!两张图揭示购房需求大变

那么,为什么一手住宅市场90㎡以下的中小户型没有像二手住宅市场那样占比提升呢?这和一手楼盘的价格更高有关,更和今天广州楼市普遍的“双合同”有关,这两个因素相加,基本上我们可以判定,像二手住宅市场那些想买房的“特钢需求”,他们的预算是买不起一手住宅的。要知道,仅仅是因为“双合同”,广州楼市那些所谓的一手刚需盘,首套房的实际首付也要高达5-6成以上,而二手住宅没有“双合同”的烦恼,至少首付上要更实惠一些。

所以,今天继续买一手房的,其实都是楼市里资金实力相对好的那一批买家,他们在今天的限购、限贷背景下,不管是购买首套房,还是换房,最大的特征就是追求“一步到位”,三房是起步,四房刚刚好,这正是目前广州市场90-144㎡的一手住宅的主流户型设计,而144㎡以上,对于需求还属于满足自住需求为主的他们,价格预算还是奢侈了一点,享受不起。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今天楼市的各种调控,也许政策的指向是“遏制房价上涨,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但是即便是刚需和换房客这样的合理购房需求,同样无法独善其身,而这也是调控泥沙俱下的一面。

调控后这些房子卖不动了?!两张图揭示购房需求大变

文/易居克而瑞广州区域首席分析师 肖文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