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土、粗、杂,江湖菜三大显著标签:

乡土气息,手艺出自农夫村妇之手;

烹饪不拘一格,大锅土灶,大把调料;

网罗南北名菜,菜品杂交,调味复合。

在北京,三样菜一度作为江湖菜的门面

而今,芝麻鸡中麻酱、芝麻、红油的复合是精心调配的

豆腐先蒸再煎是讲究烹饪技巧的

江湖菜似乎也有了新的选择

世界杯里宫心计,真吃真喝才是情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吉祥上上签

西蓝花、木耳、牛舌、虾仁为一串,一份十串,典型的冷锅串串,不挂油纯靠辣油香气增加食物魅力,突出脆度,大概是个人偏好,我更推荐下面这道。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招牌芝麻鸡

扑面而来的三星辣度,那就“高看”了它,芝麻鸡重酱香不重红油,麻酱调得细腻柔和,鸡皮没什么水分,嚼着还有嘎吱嘎吱的声响,加上打底的豆干陪衬,还蛮喜欢。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花团锦簇

江湖里的“大拌菜”, 紫甘蓝、西葫芦、苦菊,酸甜味型;形似面条,清爽可口,是一桌子肉餮下的清道夫。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及时雨煨猪脚

很多“石锅菜”:青椒草原肚、猪脚、鸡爪和牛腩,辣度味型均不相同,猪脚以红曲米上色,这种粮食类的天然色素使猪脚变得红扑扑,可不要害怕,美中不足豆角不够入味。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神行糯米凤爪

保温的石锅让凤爪越煮越烂,据说是绵阳市民和专家评委出的金奖菜品,软糯的芋头有协同作用,风味并不逊色茶楼的蒸凤爪。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鲍汁豆腐

豆浆、鸡蛋、青菜打散上锅蒸,再换煎锅二次加工,最后磕入鸡蛋,用石盘余温烫熟,有点抱蛋豆腐的意思,敷囊敷囊的口感,一块好大只。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武松烤排

十几块的烤排解解馋,肉靶在骨头上,少肉的部分焦脆、多肉处吃得畅快。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担担面

只尝了一口印象不深,同伴说还不错,面条蛮劲道。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像生梨

形如鸭梨的甜点那可要追溯到“大鸭梨”了,这么多年过去依旧抵抗不了如此萌物。红薯拟形,粘口,过油但不腻。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环境

门廊造型出自美院老师设计之手,整体打造以宋朝文化为主题的氛围,连使用的餐具也是宋钧窑独家订制,菜品江湖,装潢却尽显江湖儿女情。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世界杯尽演江湖戏,江湖菜前聊一二

江湖儿女高粱酒,我只需一杯竹叶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