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乡村振兴引领特色高效农业 希望田野走出守望幸福“新农民”

今天是农历秋分,也迎来了我国首个属于亿万农民自己的节日--“农民丰收节”,大江南北共庆丰收,金秋的田野收获着希望。今天出版的《新华日报》刊登了省委书记娄勤俭的署名文章--《庆祝丰收感谢农民》,他祝福父老乡亲在江苏这片土地上更好地守望幸福、收获美好的生活。作为江苏唯一濒江临海的城市--南通,千百年来,先民在这里围堰造田、开荒煮盐,让南通由沧海变桑田,蛮荒成福地,成为长江北岸的“鱼米之乡”。今天,南通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走上幸福美好的丰收之路。

新南通人小刘老家山东菏泽,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种菜技术特别好,是个标准的“田秀才”,南通本地农业龙头企业看好他的技术,聘请他管理设施农业大棚。依靠现代农业的高科技,小刘一个人能打理135亩共9个大棚。跟父辈比起来,生产环境有了天壤之别。

小刘所在的农业园区,通过更新品种和技术,生产效益不断攀升。像这种水果黄瓜,在智能温控大棚,使用无土栽培技术,亩产可达2万斤,按照10元一斤的价格测算,亩均销售可达20万元。黄瓜采摘结束后,园区还将种植效益更好的贝贝南瓜和小番茄等。

小刘所在的企业,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将新鲜蔬果制成“沙拉”供应沪上餐饮企业,一年就能卖出1.3个亿;同时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黄土地变成“金土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大好发展态势,吸引着资本、技术和人才。南通人老陈从企业工人转型职业农民,搭上了这一轮高效农业的顺风车。从最开始追求产量到现在控制产量,老陈18年的一本"葡萄经",念出了“精品”农业的新思路。

精品农业的新思路,为老陈打开了发展的新空间。18年来,葡萄园从最初闸东地块的4亩地,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到三个区域100多亩,收入也从单纯卖葡萄发展到采摘观光和休闲农业。老陈说,眼下是农业和农民最好的时代。

今年,我市夏粮总产、单产较去年同期均有提高,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0.5%。当前我市正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推动农业现代化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今年,我市计划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7.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建成50个农民合作社综合社,培育100个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现代化农业,正在江海大地上勾勒出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田园牧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