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为什么要赐封韩愈百顷莹地呢

为什么“霜不打韩陂”

□韩战民

唐长庆元年(821年),已经五十四岁的韩愈(768—824年)写了一首《寄崔二十六立之》的诗,其中对自己身后安葬何处作出了决定:“还归非无指,灞渭杨春澌。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意思是:我离朝还家是随时有可能的,什么灞桥、渭水、春天的柳杨岸都会在眼前消失。有生之年若能回到故里就在自家的田园里耕作,老死后就葬在我的祖茔“韩陂”。

唐穆宗为什么要赐封韩愈百顷莹地呢

“韩陂”,位于现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乡马冯营村,新中国成立以前一直属修武县管辖,是百代文宗韩愈的祖茔,也是韩愈墓所在地。因为此地有山坡有水泽,北倚太行,山势起伏绵延,向南为一大片开阔平原,与南侧偏西的丘陵陆真山遥相呼应,似双龙戏珠,确为风水宝地。据韩愈二十一世裔孙、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修武县主簿韩景文记述:“至后魏安定桓王茂公之曾孙镶公,避政乱隐居北修武之安阳城,始建茔于城北三里许青龙岭前。至唐穆宗赐封茔地百顷,东至樊哙庙,西至山门河,南至陆真观,北至莲花池,故地名始曰韩陂。”清嘉庆(1796—1820年)年间修武知县杨濂所撰的《 韩文公祭田记 》记有“韩陂,在青龙岭前。上有一冢,周围约三丈许,高七八尺,为韩文公墓。谚有云:‘霜不打韩陂。’严冬霜降,墓上草自青葱,数百亩中并无霜色,亦一奇也。”

唐穆宗为什么要赐封韩愈百顷莹地呢

唐穆宗为什么要赐封韩愈百顷莹地呢?原来长庆二年(822年)二月,镇州兵乱,穆宗命韩愈为宣慰使,去镇州招抚乱军。韩愈即将出发时,百官都为他的安全担忧。穆宗也感到后悔,欲收回成命。韩愈却说:“不畏生死去执行君命,是我作为臣下应尽的义务。”于是毅然只身前往镇州,独自一人闯入叛军营中,将生死置之度外,舌战群雄,恩威并施,招抚叛将王庭奏归顺朝廷圆满成功。韩愈立此奇功,唐穆宗大喜,随即调任韩愈为吏部侍郎,并在朝堂上恩赐韩愈土地百顷,以扩充祖茔,光祖耀宗。此举表达了朝廷对韩愈任职期间多次经历磨难又忠心为国特别是此次只身平叛军、大义挽狂澜的肯定和奖赏。

为什么此地以后会发生“霜不打韩陂”的自然奇观呢?这里有一个神话传说:唐穆宗在朝堂封赏会上恩赐韩愈土地百顷后,还对韩愈说:“朕赐你土地百顷,此封地无双啊!”唐穆宗的意思是说,和你一样级别的官员,我封赏土地最多的,你可是第一个,没有第二个人呀!唐穆宗封赏过后,天庭上掌管四季气候的天官立刻在“天条”上记录了唐穆宗的金口玉言,“唐穆宗赐封此地无霜”。他把“无双”误听为“无霜”写进了天条。从此,太行山下青龙岭前,韩愈祖茔“韩陂”草自青葱,即便严冬季节,韩陂之地并无冬霜降临。此说虽有点迷信色彩,但千百年来,确实留下了“霜不打韩陂”这一奇特景观,令世人惊叹并称道不已。这也表明了人们希望伟人韩愈能含笑九泉、不再雪上加霜的美好愿望。

唐穆宗为什么要赐封韩愈百顷莹地呢

韩愈去世后,后世皇帝对韩愈后人多有褒赏,以示对韩愈的崇敬之情。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宋神宗诏封韩愈为昌黎伯,从祀孔子庙庭;明嘉靖九年(1530年),尊称韩愈为先儒韩子;清乾隆三年(1739年),恩赐韩愈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奉祀生。历代朝廷还在韩氏祖茔韩陂一带对修武韩愈后代大行赏赐田产,以供每年祭祀之用。唐穆宗时赏赐的万亩祭田,后因世乱,被人侵占。至金熙宗天会年间(1123—1235年),重新开始设置韩氏祭田三百亩,之后不断增加赏赐亩数。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赐田五百亩,明洪武六年(1373年)赐田五百亩,成化八年(1472年)赐田一百二十亩,正德十三年(1518年)赐田一百亩,嘉靖二十年(1541年)赐田八十亩(水浇地),至此韩氏祭田达到一千六百亩,涵盖“韩陂”周边十多个村庄,如韩坡(今马村区马冯营村)包括大韩坡、二韩坡、小韩坡等。直到解放前这里仍有大塚十几个,乾隆皇帝御祭碑、牌坊、石像牲和各时代修武县官员及名人祭祀诗文碑刻,可惜后来均遭到人为破坏。

修武县韩愈研究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