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最後點血性,姜維是後三國時代蜀國存在的唯一證明

姜維是三國後期的重要人物,當老一輩的時代之星不斷消逝,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司馬懿等人相繼退出歷史舞臺後,三國曆史的星光比較暗淡,是姜維和鄧芝、鍾會等人撐起了後偶像時代的一片天空。

對蜀漢來說,自從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後,姜維適時地增補了諸葛亮留下的偶像真空。雖然將琬、費禕相繼執政,但無可否認的是,姜維才是蜀漢後期真正的旗幟性人物。姜維以自身的血性,在蜀國一片自保的議論中,一人獨行,不斷髮起對魏國的進攻。承然,姜維的軍事能力佈局是有相當的非議的,但是不可承認,正是這種血性保持了蜀國的最後的勇氣。

蜀漢政權自建立以來,困擾統治集團最大的問題不是國土狹小,而是人才的質乏。劉備、關羽、張飛、法正、馬超等一線人物的去世,使得蜀漢群英的星光越發暗淡,尤其是夷陵之戰的慘敗,許多軍界精英命喪前線,更讓諸葛亮在用人方面有提襟見肘之困。

姜維的存在,實際上是諸葛亮依然活著的另一種表現方式,有了姜維,蜀漢幸運地保留了最後一絲血性。蜀漢以天下十分之一的弱勢實力瘋狂挑戰當時的超級大國曹魏,雖然最終耗盡了所有元氣,悲壯地倒下,但姜維無疑是成功的,因為他的血性已經感動了歷史。

姜維本來和蜀漢是沒有什麼瓜葛的,甚至在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8年)之前二十七歲的姜維還是蜀漢的敵人,當然主要是諸葛亮的敵人。這一年諸易亮大舉北伐,也許姜維並沒有意識到,他的人生因此發生了重大轉折,諸葛亮進了他的世界,從此再也沒有離開。

作為大國曹魏西北邊極重鎮天水郡的軍事主官,再加上父親姜同戰死的感情因素,他在曹魏的仕途不可限量。但命運就喜歡和人開玩笑,姜維沒有任何心思和蜀國發生任何關係,但是歷史的轉折點就在於,命運最後的按排是讓姜維在蜀國走了一輩子。姜維失去了在魏國的所有的可能性,最後不得不奔向諸葛亮,姜維接受的命運的審判。如果蜀國一直得以生存,無疑,姜維在蜀國的努力是有成績的,但是最後,姜維在前線維持他的血性,但是後主劉禪的無能卻丟掉了姜維最後的努力。但是不得嘆,姜維最後的掙扎卻把曹魏的二位戰神都拉下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